[实用新型]一种压力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0741.7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8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肖俊峰;李晓丰;王峰;王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1/00 | 分类号: | G01L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10003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测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测量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环境压力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压力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为了保证生产安全可靠运行,必须对压力进行监测和控制。工业生产、生活和科研领域中的压力通常属于瞬态参量,即所研究的工质压力随时间时刻变化,具有动态特征。例如内燃机、燃气轮机、汽轮机、火箭发动机中的压力基本都是动态的,枪炮的膛压及爆炸冲击波均是动态压力,各种工业控制设备和动力机械中的液压、气动装置的脉冲压力也是动态压力。因此需要进行工质动态压力的测量,以研究其流体力学特性。
现有高温环境流体工质动态压力测量系统主要由压力传感器、采集器以及较长的引压导管组成,引压导管主要是用来降低被测工质的温度。受限于现有压力传感器的最高工作温度限制,引压导管的长度与高温工质基本呈正比增加,即被测量工质温度越高,引压导管长度越长。但动态压力测量的误差与引压导管长度呈反比,引压导管越长测量误差越大。尤其对于高频非稳态脉动流动工质,采用较长的引压导管后,压力传感器所测量的压力信号与流体工质真实压力信号之间的幅频和相频分析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别。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小现有高温环境下非稳态流体工质动态压力测量的误差,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力测量系统。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自适应预置冷态氮气的压力传感器冷却技术,当压力传感器测量端温度高于传感器最高工作温度时,控制单元输出控制指令打开氮气截止阀,引入略高于测试环境压力的冷态氮气,待氮气充满测试管路后再关闭氮气截止阀截断冷态氮气流路,测试管路中充满的冷态氮气即可有效阻止高温工质对传感器的热冲击作用,提高了压力传感器的热适应性;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压力传感器冷却结构采用了冷态水高速循环冷却及高温工质侧肋片增强冷却技术,可缩短高温被测工质的冷却距离,减小冷却结构长度几何尺寸,进而提高冷却结构的固有动态特性,减小传感器所测量的压力信号与流体工质真实压力信号之间的幅频和相频差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压力测量系统,包括计算机、采集器、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测试对象、传感器冷却装置、氮气截止阀和压力传感器;其中,
传感器冷却装置包括具有中空腔体的冷却热交换结构,该冷却热交换结构的中空腔体分为内外两个腔体,且外腔体被间隔为底部连通的两部分,冷却热交换结构的顶部设置有与一部分外腔体相连通的冷却水入口管,以及与另一部分外腔体相连通的冷却水出口管,内腔体的顶部设置有传感器安装座,底部设置有引压导管,冷却热交换结构的周向上设置有穿过一部分外腔体并与内腔体相连通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座,以及穿过另一部分外腔体并与内腔体相连通的氮气供给管;
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温度传感器安装座内,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传感器安装座内,测试对象内被测工质通过引压导管通入传感器冷却装置的内腔体,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采集器的输入端和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氮气截止阀的控制端,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采集器的输入端,采集器的输出端连接计算机的输入端,氮气截止阀设置在氮气供给管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氮气供给管的安装位置高于温度传感器安装座的安装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冷却热交换结构的周向上还设置有冷却装置安装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冷却装置安装座采用法兰和螺纹安装两种形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引压导管采用总压引压导管和静压引压导管两种,分别用来测量被测工质的总压和静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传感器安装座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内腔体的顶部,引压导管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内腔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冷却热交换结构包括同轴心布置的冷却腔外壁和冷却腔内壁,设置在冷却腔外壁顶部和冷却腔内壁顶部的冷却腔盖板,以及设置在冷却腔外壁底部和冷却腔内壁底部的冷却腔底板,其中,冷却腔内壁与冷却腔盖板和冷却腔底板之间形成内腔体,冷却腔外壁和冷却腔内壁与冷却腔盖板和冷却腔底板之间形成外腔体,该外腔体通过冷却腔隔板间隔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左半圆形冷却流路,另一部分为右半圆形冷却流路,左右半圆形冷却流路通过冷却腔隔板与冷却腔底板之间形成相连通的左冷却流路孔和右冷却流路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冷却腔内壁圆形内表面上等角度均匀布置有若干长条形换热肋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内腔体为圆柱形腔体,外腔体为圆环形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07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