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编机用的互换性下移圈工作三角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1366.8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2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经;傅开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佰源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32 | 分类号: | D04B15/32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07 | 代理人: | 吴小波 |
地址: | 36200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编机用 互换性 下移 工作 三角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圆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圆编机用的互换性下移圈工作三角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圆编机利用上织针和下织针配合使用完成双面绣花,为了使织针的针舌能够可靠的开启,通常设有针开舌片,但是现有的针开舌片通常固定设置,容易与织针的针钩出现刚性碰撞使织针造成损伤,不仅浪费资源,且降低了工作效率,且现有的圆编机的上移圈三角和下移圈三角的通常是一成不变的,能够使用的花型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织针运行平稳、顺畅、传动误差小、使用寿命长、设备适用于多种花型、选针精确、产能高、织品品质好的圆编机用的互换性下移圈工作三角组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圆编机用的互换性下移圈工作三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互换下移圈三角811和第二互换下移圈三角812,所述第一互换下移圈三角811上设有第一下移圈上走针槽8111和第一下移圈下走针槽8112;所述第二互换下移圈三角812上设有第二下移圈上走针槽8121和第二下移圈下走针槽8122;所述第一下移圈上走针槽8111和第一下移圈下走针槽8112均呈倒Y形,所述第一下移圈上走针槽8111和第一下移圈下走针槽8112的Y形两根支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下移圈上走针槽8121呈喇叭状;所述第二下移圈下走针槽8122包括斜下走针槽81221和直走针槽81222,斜下走针槽81221的上端与直走针槽81222的右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适用于多种花型、选针精确、产能高、织品品质好、且多元化。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圆编机用的互换性下移圈工作三角组件,包括第一互换下移圈三角811和第二互换下移圈三角812,第一互换下移圈三角811上设有第一下移圈上走针槽8111和第一下移圈下走针槽8112;第二互换下移圈三角812上设有第二下移圈上走针槽8121和第二下移圈下走针槽8122;第一下移圈上走针槽8111和第一下移圈下走针槽8112均呈倒Y形,第一下移圈上走针槽8111和第一下移圈下走针槽8112的Y形两根支端相对设置;第二下移圈上走针槽8121呈喇叭状;第二下移圈下走针槽8122包括斜下走针槽81221和直走针槽81222,斜下走针槽81221的上端与直走针槽81222的右端相连接。
如图2所示,使用时,将第一互换下移圈三角811和第二互换下移圈三角812组成的互换性下移圈工作三角组件81设置在下移圈工作三角组件8上,根据编织花型的不同,可以用不同的三角组件替换互换性下移圈工作三角组件81使圆编机能够适用于多种花型编织,能够实现多元化生产,打开了圆编机市场的新局面。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佰源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泉州佰源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13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