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央除尘设备多点气体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1919.X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6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栋 |
主分类号: | B65G53/06 | 分类号: | B65G53/06;B65G53/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央 除尘 设备 多点 气体 输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央除尘设备多点气体输送系统,用于对多处粉尘的收集与输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多点气体除尘输送系统,一般采用在各个产生粉尘处安装捕吸罩,各捕吸罩通过管道与抽风机连接,抽风机将各处抽吸而来的粉尘送入一个或多个除尘器中,粉尘在除尘器中从空气中被过滤出来,从而起到除尘作用,但是这种分散抽吸的方式不适合长距离的粉尘输送,粉尘在管道中移动时容易累积在管道弯头的内壁上,使管道需要经常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央除尘设备多点气体输送系统,能够提高粉尘的输送距离。
所述中央除尘设备多点气体输送系统包括各粉尘产生处设置的除尘器,各除尘器的一侧分别相邻设有一仓泵,各除尘器的出料口与相邻的仓泵的入料口通过阀及管路密封连通,各仓泵的气体入口与气源的出口通过阀及管路密封连通,仓泵的出料口通过阀及管路与储灰罐的入口密封连通。
储灰罐内设有除尘装置,储灰罐上的气体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气源的出口密封连通。
位于气源的出口与各仓泵的出料口之间的管路上还并联设有至少一个罗茨鼓风机,罗茨鼓风机的入口端与气源的出口通过阀及管路密封连通,罗茨鼓风机的出口端与各仓泵的出料口通过阀及管路密封连通。
气源的出口与储灰罐的气体出口之间的管路上并联设有气体冷却器,气体冷却器的入口与储灰罐的气体出口通过管路密封连通,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与气源的出口通过阀及管路密封连通。
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与气源的出口之间的管路上并联设有至少一个气体过滤器,气体过滤器的入口与气体冷却器的出口通过管路密封连通,气体过滤器的出口与气源的出口通过管路密封连通。
罗茨鼓风机的入口端与气源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还串联设有一个储气瓶,储气瓶的入口与气源的出口通过阀及管路密封连接,储气瓶的出口与罗茨鼓风机的入口端通过阀及管路密封连接。
各除尘器的出料口与相邻仓泵的入料口之间的阀是气控阀,该气控阀的进气口与一侧相邻的储气罐的出口端通过阀及管路密封连通。
仓泵的出料口与储灰罐的入口之间的阀是电动阀。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仓泵通过管路来实现各除尘器中收集的粉尘统一输送至储灰罐,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力或车辆来搬运清灰,能够防止粉尘在搬运过程中四处飘扬,相比现有技术中通过风机抽吸来进行粉尘的管路输送,仓泵输送能够使管路输送的距离更长,适用于大型的粉尘生成场所的粉尘收集与输送。
(2)储灰罐内设置除尘装置,储灰罐上的气体出口通过管路与气源的出口密封连通,可以使经过储灰罐除尘分离之后的气体与气源产生的气体共同进入各仓泵进行工作,使气体能够循环再利用,减少气体的消耗量。
(3)罗茨鼓风机能够对粉尘流经的管路进行清理,防止管路出现堵塞。
(4)气体冷却器能够在需要时对流经的气体进行冷却,使气体在冷却后能再次被用于仓泵输送粉尘,适用于对高温粉尘输送后的气体进行冷却。
(5)气体过滤器能够在需要时对流经的气体进行过滤,除去气体中混入的粉尘或颗粒物。
(6)储气瓶能够在罗茨鼓风机工作之前预先从气源储存足量的气体,使罗茨鼓风机启动之后能直接抽取储气瓶中的气体,使罗茨鼓风机更迅速地在其后方的管路中产生设定的压力。
(7)气控阀相比一般的阀具有更高的开启和封闭压力,使阀门具有更高的耐压性,有利于保持仓泵与相邻的除尘器之间的密封性,电动阀具有灵活控制的便利性,有利于以更高的频率控制阀的开启与关闭。
附图说明
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原理及其相比于现有产品的技术优势,下面借助于附图通过应用所述原理的非限制性实例说明可能的实施例。在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央除尘设备多点气体输送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中央除尘设备多点气体输送系统,包括:气源1,备用气源2,储气瓶3,罗茨鼓风机一4,罗茨鼓风机二5,气体过滤器一6,气体过滤器二7,气体冷却器8,储灰罐9,控制阀11,冷却水入口12,冷却水出口13,气控阀14,储气罐15,除尘器16,仓泵17,支管路一18,支管路二19,支管路三20,联合支管21,主管道22,旁通管23,电动阀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栋,未经李国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19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饮料瓶输送装置
- 下一篇:石子煤正压气力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