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压机模具顶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1933.X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0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魏俊峰;申群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卓韩一精密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2 | 分类号: | B30B1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陈卫,禹小明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压机 模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压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压机中模具的顶升结构。
背景技术
在油压机的使用过程中,模具通常都采用自动送出并顶升的结构来将模具的上下模仁进行分离打开,工人通过在模仁中添加相关的原料进行密封后,上下模仁再闭合密封,进行生产,在经过油压机处理后,再次打开上下模仁,将产品取出,并再次添加新的原料。在这个过程中 ,上下模仁的打开通常是采用液压机顶升的方式来进行分离,即模具通过移动轨道被送出油压机,在外部通过辅助的液压设备将上模仁进行顶升。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发现,使用液压设备进行顶升,液压设备较为容易损坏,维修相对麻烦,另外的是液压设备价格相对昂贵,在购置新的油压设备时,液压设备的购置又是相对较大的开支,最后就是工作效率较慢,在模具完全到达制定的位置后,才能够进行顶升,效率相对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价格的低廉的,维修简单而又工作效率高的液压机模具顶升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压机的模具顶升结构,包括顶升支架,所述的顶升支架设置在油压机的模具移动轨道上,所述的顶升支架上设置有顶升导向轨。将原有的液压机顶升方式从主动顶升改成被动顶升的方式,即在模具在移动轨道移动送出来时,通过顶升轨道直接通过送出模具的动力将模具的上下模仁进行分离,节省了模具到位后才进行顶升的工序,节约了工作时间,而且顶升导向轨的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直接安装在对应的位置即可工作。
顶升导向轨为圆弧结构。圆弧结构能够持续改变导向的方向,即能够引导上模仁打开更大的角度,方便后续的工人操作,另外圆弧结构也有利于上模仁在顶升导向轨中进行平滑的移动,提升顶升效果。
顶升导向轨的高度不小于上模仁的长度。在顶升过程中,若导向轨的高度小于上模仁的长度,则上模仁与下模仁之间打开的角度总是小于90°,在某一些场景下小于90°的打开角度仍然会影响工人操作,故将圆弧结构的高度设置不小于上模仁长度,能够让上木人在导向轨上顺利地通过最高点,提升打开角度的范围。
顶升导向轨的轨道前端斜率小于轨道后端的斜率。轨道的前端指的是轨道相对前半段,斜率越大,抬升角度的变化变化越大,即顶升打开的速度越快,前端的斜率较小是因为方便上模仁进入顶升导向轨。
顶升导轨上设置有润滑油。润滑油的作用是提高滑动的顺畅度,减少顶升导向轨与上模仁之间的摩擦力。
顶升导向轨的轨道入口处具有引导斜面。引导到斜面的作用是更好地引导上模仁进入顶升导向轨,并且减少在引导过程中的顿挫碰撞,减少设备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设备成本低廉。本实用新型仅涉及一个顶升支架和顶升导向轨,设备结构简单容易,在一般的加工企业都能够自行进行生产,成本低廉。
2.减少工作时间。在模具的移动轨道上移动时,直接进行上模仁与下模仁的分离,减少了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3.使用安全性强。在工作过程中,整体结构都限制在顶升导向轨中,所以若上模仁不会因顶升失败或其他原因跌落而砸伤工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压机的模具顶升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压机的模具顶升结构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压机的模具顶升结构的顶升导向轨的轨道入口处局部放大立体图。
附图说明:1为顶升支架,2为顶升导向轨,3为引导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的模具顶升结构具体为:顶升支架1为两块钢板,两块钢板之间通过钢柱连接,钢板侧边上有固定孔,可以通过该固定孔固定在油压机的模具移动轨道上。顶升导向轨2为圆弧结构,具体为前端斜率较小,而宽度较大,后部分斜率较大,而宽度较小,在顶升导向轨2的内侧上设置有润滑油。顶升导向轨2的高度等于上模仁的长度。
在顶升导向轨2的轨道入口处,为具有引导斜面3,该斜面具体如附图3所示。
上模仁两端具有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为与现有的液压顶升结构配合的凸出圆柱体的支撑部。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顶升支架1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使得上模仁能够通过顶升导向轨2的轨道入口处,进入顶升导向轨2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卓韩一精密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未经三卓韩一精密电子(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19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成型机的余热循环装置
- 下一篇: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