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连续式红茶发酵设备的动态供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2167.9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3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闫建伟;冯治国;尹杰;李杨;胡蕤;潘科;宋勤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25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连续 红茶 发酵 设备 动态 供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连续式红茶发酵设备的动态供氧装置,属于茶叶加工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红茶制作通常包括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和提香等工序。发酵是很关键的步骤,只有发酵适度,发酵叶中茶黄素(TF)与茶红素(TR)含量丰富、比例适中,发酵过程中香气成分大量增加,才会出现清鲜花香或水果香气,才能加工出高品质的红茶。传统发酵工序是将揉捻好的茶叶摊放在专用房间的地上,或将茶叶堆放在器具里再迭放到专用的箱体里,在自然环境下或在给定的温湿环境下使茶叶发酵,一般春季发酵时间6~8h、夏季3~4h,发酵时间和程度由人工凭经验掌握,并且在发酵过程中还需要人工对茶叶进行翻动。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
近年来,红茶发酵的各种机械设备已经有了很大改进。但由于红茶发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随着发酵的进程,需要对其供氧进行动态调整,才能提高红茶的发酵品质。但目前的发酵设备均是静态的调整,即不能随着发酵进程随之调整,不利于提高红茶的发酵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连续式红茶发酵设备的动态供氧装置,在红茶的连续化生产中可实现供氧的动态调整,进而可提高红茶的发酵质量,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连续式红茶发酵设备的动态供氧装置,包括发酵箱体、设置在该箱体内腔中的多层回转式传输带,以及用于控制发酵设备工作的控制器,在发酵箱体上部设有进料口,其中多层回转式传输带的顶层传输带的一侧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下方,在发酵箱体下部设有出料口,其中多层回转式传输带的底层传输带的末端与所述出料口相适配,在所述多层回转式传输带的层间具有间隙腔,在所述各间隙腔内侧壁设有用于检测间隙腔内氧气浓度的氧气浓度传感器、和设置于发酵箱体外的用于向间隙腔内提供氧气的供氧装置,氧气浓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供氧装置导线连接。
所述供氧装置包括设置在发酵箱体外的制氧机,以及设置在发酵箱体内的供氧供给管,氧气供给支管和氧气供给微孔,制氧机通过供氧供给管与氧气供给支管连通,在氧气供给支管上布置有多个氧气供给微孔,制氧机的控制端口与控制器连接。
在所述发酵箱体的一对角处安装有用于实现空气循环对流的风扇。
在所述发酵箱体的底部一侧设有排水管。
在所述发酵箱体一侧面安装有透明的观察窗口,有利于人的视觉直接观察发酵叶的真实情况。
所述多层回转式传输带的每层传输带由安装于传输带两端的传动轴,以及与其中一端传动轴连接的蜗杆涡轮减速电机驱动,且该蜗杆涡轮减速电动机与控制器连接。
在所述多层回转式传输带每两层传输带之间的端部设置有挡料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采用分层供氧气,这样可以根据茶叶发酵过程需要的氧气量是动态变化情况而提供氧气量,即在发酵开始阶段需要高浓度(≥90%)的氧气、发酵中期阶段需要中等浓度的氧气,在茶叶刚进入输送传输带的时候,供应高浓度的氧气,并根据茶叶发酵过程各个阶段各层氧气浓度监测数据实时调整供给氧气浓度。这样利于茶叶中多酚类的氧化及其氧化聚合物茶黄素(TF)、茶红素(TR)的生成,以及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的增加,提高红茶内含物的含量和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供氧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酵箱体,2.进料口,3.观察窗口,4.排水管,5.万向双刹脚轮,6.出料口,7.供氧装置,8.多层回转式传输带,9、输送带侧面托板,10.风扇,11.蜗杆涡轮减速电动机,12.挡料板,13.氧气浓度传感器,14.供氧供给管,15.氧气供给支管,16.氧气供给微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21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空调控制的方法及控制器、空调
- 下一篇: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