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变截面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2365.5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8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林洪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金凯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林洪立 |
主分类号: | H02K3/18 | 分类号: | H02K3/18;H02K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2000 河南省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变 截面 线圈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变截面线圈,属于电机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电机线圈采用圆形或扁型漆包线绕制,不仅每匝之间存在空隙,由于绕线方式和导线形状的限制,磁极之间也存在很大的空间浪费,而且还存在绝缘和噪声问题。再加上相同面积时圆形导线周长小于其他形状的周长,采用高频电子控制电机时趋肤效应损耗加剧,非常不利于电机提高功率密度和超压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变截面线圈,采用片状导线减少导线间的空隙和磁极间的空间浪费。片状导线单层缠绕在磁极上,最大限度利用了空间,减少了趋肤效应的损耗。使用2mm圆形导线时,导线横截面周长是6.28mm,相同面积使用0.5mm片状导线,横截面周长是13.56mm,表面积增加了2.16倍。在电机电子控制高频率工作时,能大幅度减少了趋肤效应的损耗,提高电机功率密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磁极固定在定子上,线圈采用片状导线单层缠绕在磁极上,线圈与磁极之间有绝缘层,片状导线围绕磁极平面缠绕或竖向缠绕,片状导线宽度等于或接近于磁极线槽宽度或高度,片状导线之间绝缘,片状导线根据磁极空间大小分层调整宽度和厚度,片状导线每匝之间横截面积相同。
平面缠绕时,由于电机为圆形构造,磁极外圆和内圆存在宽度差,为了保持片状导线每匝之间的横截面积相同,合理利用空间,片状导线宽度等于或接近于磁极线槽的宽度,不超出磁极间隙。磁极宽的地方加长横截面的长度,减薄横截面的厚度。磁极窄的地方减少横截面的长度,加大横截面的厚度。
竖向缠绕时,由于电机为圆形构造,磁极外圆和内圆存在宽度差,为了保持片状导线每匝之间的横截面积相同,合理利用空间,片状导线宽度等于或接近于磁极线槽的高度,不超出磁极间隙。磁极宽的地方加大横截面的厚度,磁极窄的地方减少截面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减少了绕线之间和磁极之间的空隙,使绕线排列更紧密,减少工作噪声节省空间浪费,而且更适合耐高温绝缘材料和新型导线材料的利用。线圈采用片状导线单层缠绕能加大导线表面积,减少了趋肤效应的损耗,能显著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和电机的超压工作性能,更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制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电机变截面线圈平面缠绕的局部截面图。
图2是电机变截面线圈竖向缠绕的局部截面图。
图中1.定子,2.片状导线,3.绝缘层,4.磁极,5.磁极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磁极4固定在定子1上,线圈采用片状导线2单层缠绕在磁极上,线圈片状导线2与磁极4之间有绝缘层3,片状导线2围绕磁极4平面缠绕或竖向缠绕。平面缠绕时,片状导线2宽度等于或接近于磁极线槽的宽度,不超出磁极间隙5,磁极4宽的地方加大横截面的厚度,磁极4窄的地方减少截面的厚度。
竖向缠绕时,片状导线2宽度等于或接近于磁极线槽的高度,线圈厚度不超出磁极间隙5,磁极4宽的地方加大横截面的厚度,磁极4窄的地方减少截面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金凯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林洪立,未经河南金凯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林洪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23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无线充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采用新技术的加强散热微型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