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电缆挤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2989.7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3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傅子融;黄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华新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02 | 分类号: | B29C47/02;B29C47/12;B29C47/08;H01B1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吴称生 |
地址: | 3313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电缆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体式电缆挤塑模具,属于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缆多用金属线材绞制而成,为了保护金属线材,往往需要给金属线材套上一层塑胶保护套,在制作过程中一般采用挤塑模具以塑胶材料PVC或PE为材料给金属线材挤塑成型一层塑胶保护套,在挤塑过程中,塑胶层离开挤塑模具后,由于突然没有挤塑模具的约束,塑胶层会发生扩张,导致塑胶层变得稀松,容易出现气泡等,影响了电缆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目前的电缆挤塑模具多采用机械式的滚轮对挤塑后的电缆进行挤压,由于受力不均匀,挤塑上的外包材料还容易出现不均匀、松散、气泡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体式电缆挤塑模具,该挤塑模具采用一体式结构,且能有效防止外包材料发生不均匀、松散等问题,成型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体式电缆挤塑模具其包括主体、尾板和压轮,所述主体和所述尾板均呈圆柱形,所述尾板通过连接杆连接到所述主体的右端,所述压轮呈环形,设置在所述主体和所述尾板之间,所述主体的左侧设有裸电缆进道,所述裸电缆进道的右端连通调整通道,所述调整通道的右端连接成品道,所述成品道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右侧,并穿过所述尾板,所述压轮套在所述成品道上,所述主体的右端和所述尾板的左端均设有一个呈环状的旋转凹槽,旋转滑块设置在两个所述旋转凹槽之间,所述压轮通过环块连接到所述旋转滑块,所述主体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一个塑料进道,所述塑料进道连通到所述成品道的左端,电缆芯依次通过所述裸电缆进道、所述调整通道和所述成品道,在所述成品道内被从所述塑料进道内进来的塑胶料在外侧形成一层塑料层。
所述裸电缆进道的开口从左至右依次减小。
所述调整通道的宽度从左至右一致,所述成品道的宽度从左至右也一致,且所述成品道的宽度大于所述调整通道的宽度。
所述旋转滑块在所述旋转凹槽旋转,并通过所述环块带动所述压轮绕着所述成品道旋转。
所述塑料进道呈漏斗形,外部的开口大于内部的开口。
所述连接杆设有多根,并绕着所述主体及所述尾板形成环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体式电缆挤塑模具采用一体式结构,挤塑过程中稳定性大大提高;
2、本实用新型一体式电缆挤塑模具的后端采用压轮对刚刚附着在电缆芯上的塑胶层进行挤压,避免外包材料发生不均匀、松散等问题,成型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一体式电缆挤塑模具设有较长的调整通道,使得电缆芯中心始终处于一个稳定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电缆挤塑模具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电缆挤塑模具在运行时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主体,2为尾板,3为压轮,4为连接杆,5为裸电缆进道,6为调整通道,7为成品道,8为旋转凹槽,9为旋转滑块,10为环块,11为塑料进道,12为电缆芯,13为塑胶料,14为塑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2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实用新型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华新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华新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29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玩家与虚拟角色互动方法
- 下一篇:超声波共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