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拱式让压锚杆托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3223.0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4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蒋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拱式让压锚杆 托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拱式让压锚杆托盘,应用于岩土工程中的围岩支护。
背景技术
锚杆托盘是锚杆支护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锚杆的支护效果。若锚杆的螺母作用于围岩将产生极大的应力集中,很容易穿透围岩而导致锚杆的支护失效。为此采用托盘连接实现荷载传递,起到承载作用。通过托盘可以优化锚杆端头荷载的均匀分布,扩大锚杆支护范围,同时增强了锚杆支护的稳定性。但是,如果托盘让压性能不足,在高地应力或大变形的岩体支护中也极易使锚杆在支护中发生穿透顶板或锚杆断裂等锚杆失效现象。随着我国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加大,随着当前煤矿开采的进一步加深,采动应力大,围岩变形严重地质条件也越来越复杂,对锚杆托盘的让压行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过去,使用的锚杆托盘均为实体,能够使受力均匀分散分布,随着煤矿开采的逐渐向深部发展,为了适应高地应力和大变形深部围岩环境。目前,煤矿使用的托盘的形状五花八门,原有的锚杆支护材料的支护效果已不能满足需要,究其原因是锚杆托盘让压能力较差,特别是在锚杆支护的后期,采动影响后的围岩发生破坏时,适应变形能力差,持续让压能力弱,与高强度锚杆难以匹配,导致大面积锚杆失效现象。现有的锚杆托盘由于强度、弹性结构设计基本都难以满足以上大变形后的有效让压性能,大多数托盘在煤矿较大动荷载作用下容易被锚杆穿透,使支护系统失效。由此可见,现有让压锚杆托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锚杆托盘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交拱式让压锚杆托盘,大大增加了锚杆支护时的让压能力,同时锚杆的让压支护作用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改进,效果明显,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交拱式让压锚杆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方形托盘、上拱板、下拱板、下方形托盘和螺母组成,上拱板、下拱板交叉合在一起,分别插入下方形托盘、上方形托盘的圆形凹槽中,形成托盘临时组合体,然后将下方形托盘贴紧岩壁,锚杆从组合体的预留圆形通孔中穿过,拧紧螺母,使托盘各部分紧固在一起。
所述的上拱板、下拱板均有四只拱脚,呈拱状交叉合在一起。
所述的上方形托盘底面、下方形托盘顶面分别开有四个圆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围岩动压较大的巷道,当围岩来压时,两个交叉在一起的拱板可以通过自身的弹性弯曲来实现让压。弹性钢板制作成的上拱板、下拱板,安装方便,强度高,不易发生破坏。本实用新型加工方便、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延长了锚杆的服务年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其中,1—上方形托盘,2—下方形托盘,3—下拱板,4—上拱板,5—锚杆,6—螺母,7—圆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拱式让压锚杆托盘,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清楚、明确,以下将结合附图,针对岩层支护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交拱式让压锚杆托盘,包括上方形托盘1,上拱板4,下拱板3、下方形托盘2和螺母6组成。
首先将上拱板4、下拱板3交叉合在一起,分别插入下方形托盘2和上方形托盘1的圆形凹槽7中,形成托盘临时组合体,然后将下方形托盘2托贴紧岩壁,锚杆5从组合体的预留圆形通孔中穿过,拧紧螺母6,使托盘各部分紧固在一起,因为交叉的上拱板4、下拱板3能够提供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可产生较大支护力,当围岩来有冲击动压时,可以保护锚杆不发生断裂,另外,托盘中上拱板4、下拱板3的弹性性能可提供持续的支护力,适应岩体产生的大变形和冲击动压,为矿井岩体支护提供一个持续的稳定的支护力,防止锚杆失效。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针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较为详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替换、简单组合等多种变形,这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请求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32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锚一体化钻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钻车的临时支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