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脑电图快速连接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3498.4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0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邹坤;韩丽萍;祝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坤 |
主分类号: | A61B5/0476 | 分类号: | A61B5/0476;A61B5/0478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315020 浙江省宁波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线 脑电图 本实用新型 大脑半球 快速连接 盘状本体 连接盘 通孔 电极安放位置 头皮 脑电图监测 安放位置 工作效率 数字视频 电极 供电极 十字形 穿设 线穿 监测 节约 配合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脑电图快速连接盘,包括盘状本体,盘状本体上开设有若干个供电极线穿设的十字形的通孔,所述的通孔个数配合电极线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左、右大脑半球的各电极线分别穿设连接盘,将电极线归整,实现了电极线连接盘上安放位置与头皮上电极安放位置一一对应,使电极线的两侧大脑半球同时安放操作得以实现,节约了医务工作者脑电图监测电极安放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非常适合应用于目前现有的常规及数字视频脑电图的监测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常规或者数字视频脑电图监测的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及数字视频脑电图数据采集工作通常采用标记每根导线(如导线上贴标签)按照国际10-20系统在头皮上安放电极的方案,由于电极线较多,这种方案存在导线之间相互缠绕及绞连、空间位置不固定、拆卸与安装均费时费力的不足。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脑电图专用帽,将电极分别按照指定位置固定在帽子上,监测时只要戴上这种帽子即可,但由于监测对象性别、年龄、头围、意识状态等诸多因素影响,进行监测时仍存在诸多不便。综合考虑更新设备及运行成本等因素,目前大部分地市级医院仍采用桥式电极逐一放置的方案进行常规及数字视频脑电图监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优化电极安装及拆卸、避免电极线之间过度缠绕的脑电图快速连接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脑电图快速连接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盘状本体,盘状本体上开设有若干个供电极线穿设的十字形的通孔,所述的通孔个数配合电极线设置。
作为优选,盘状本体包括上下相互插接的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所述的第二盘体上设置插接孔,所述的第一盘体的下表面设置可插入插接孔的插接柱。
作为优选,通孔设置为五列,每列通孔个数由虎口位置开始分别为一、四、五、三、一,且对应手的虎口位置的通孔为弧形排列,远离虎口位置的通孔为竖直排列。
作为优选,盘状本体靠近虎口位置设置弧形凹口。
作为优选,第一盘体通孔的侧边边缘设置波浪形齿。
作为优选,第一盘体、第二盘体为硅胶制成。
作为优选,盘状本体半径30mm,通孔孔径为4mm。
连接盘的盘状本体上设置通孔,通孔排列方式配合国际10-20系统设置,电极线穿过通孔并被通孔夹持。两侧大脑半球电极线分别由一个连接盘管理,电极线分侧独立管理可避免局部电极线过多,亦可将两侧电极线同时安放得以实现。将盘状本体设置分体式,即包括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第二盘体对应第一盘体设置,第二盘体上的通孔与第一盘体上的通孔分别一一对应设置。第二盘体可以通过插接孔与插接柱方式连接第一盘体,或者与第一盘体分离设置,分离后可以拉长两者之间的距离,增大其支配区域,优化电极线的管理使电极线更加不易缠绕。对应虎口位置的通孔为弧形排列,其他为竖直排列,方便区分正反面和左右手。为了更加方便区分左右手,或者正反面,还可以在靠近虎口位置设置弧形凹口。
为了避免电极线滑脱,在第一盘体十字形的通孔的侧边边沿分别设置波浪形齿,进一步夹紧电极线。
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为硅胶制成,手感好,拿捏方便,通孔孔径为4mm,配合电极线宽度而设置。
区分左、右大脑半球进行导线管理可避免局部电极线过多缠绕及绞连,亦可双人同时操作节省安装时间;可视化圆盘设计便于拿捏,固定的电极线排列顺序使电极线抓取效率提高;虎口位置圆孔呈圆弧排列,不仅美观还可有效区分圆盘正、反面及左、右大脑半球。圆盘使用硅胶材料拿捏手感良好,第一盘体通孔内采用硅胶“边缘波浪形齿十字形”阀门,可有效固定导线避免滑脱,第二盘体与第一盘体可自由分离,分离后的第二盘体可扩大连接盘支配导线区域,有效避免电极线缠绕及绞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坤,未经邹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34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的血压管理设备
- 下一篇:磁共振断层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