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航道护岸消波引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3850.4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6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岱明;高杰;郑玉虎;施展;杨正;赵建;陈佳;伏潜;欧阳文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杭运河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苏北航务管理处;江苏省新通智能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0 | 分类号: | E02B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母秋松,董建林 |
地址: | 223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道 护岸 引航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道护岸消波引航装置,属于航道管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内河运输的日益繁忙,为保证航行用水,内河航道工程往往延水而行,凡具有航运条件的湖、库航道均可作为内河中的特殊航段。因此,内河护岸坡会受到风浪侵袭、水位变化、雨水侵蚀以及船行波等外荷载的作用而产生破坏。若不加以保护,就会发生岸坡坍塌等现象,影响船舶航行安全。
这主要体现在:船舶在天然河流、人工内河等航道中航行时,船体附近的水体受到行驶中船体的排挤,过水断面发生变化,引起流速、压力的变化,从而使水面上产生波动而形成波浪,这种波浪称为船行波。
船行波是造成内河等限制性航道岸坡破坏的主要动力因素,航道养护工作中需要重点防护的外因。船舶在航道中航行所产生的船行波传播到岸边时,波浪沿岸坡爬升破碎,岸坡受到很大的动水压力的作用,使岸坡受到冲击。与船行波沿着岸坡上爬的同时,一部分水渗透到岸坡下面,一部分则在岸坡表面爬升。当波浪能量消失后,水即沿岸坡向下流动,并将带走岸坡上的一部分松散的土粒,同时岸坡内部的水也开始回流,岸坡表层土粒被回流水顶出而为波浪所带走。这样,在船行波不断地作用下,将导致岸坡崩裂坍塌。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消波手段,运用于航道两侧。保证航道两岸在水流及船行波作用下能保持稳定,减少航道养护的作业。其次,要能够防止从岸坡下流出的渗透水流将岸坡的土粒带走。护岸的工程量在内河工程中常占有很大的比重,必须对岸坡的高度,土壤的性质,船行波的大小,水流流速,水位变幅,建筑材料及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从而设计出能够在精确消除航行、风力作用波浪,保护航道岸边设施。同时还能够利用消浪过程中产生的能源,在夜间提醒船舶岸线位置,从而达到提高船舶运行安全、降低航道护岸养护压力的双重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航道护岸消波引航装置。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航道护岸消波引航装置,包括:浮动装置、发电装置,所述浮动装置包括:浮筏、LED灯组、电路模块;所述发电装置包括:第一连杆、导槽、滑块、第二连杆、导槽支柱、主动轮、转轴、密封壳体、壳体支柱、定子、转子;所述浮筏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下部连接有滑块,滑块在导槽上下滑动连接,导槽底部设置有导槽支柱;滑块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下部与主动轮相连接,带主动轮转动;主动轮上设置有转轴,转轴末端与转子相连接,转子套接在定子内,转子与定子均套接在密封壳体内,密封壳体底部设置有壳体支柱;所述定子通过导线与电路模块相连接,电路模块与LED灯组相连接;所述电路模块、LED灯组均设置在浮筏顶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浮筏包括:四个浮筒、多块浮板,所述浮筒上从上至下设置有多个卡槽,每一个卡槽对应一块浮板端角进行卡接,多块浮板的四个端角从上至下,依次卡接在四个浮筒的卡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浮板上均匀设置有通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子包括:N极爪极、S极爪极,所述N极爪极与S极爪极相互卡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定子包括:中空铁管、线圈,所述中空铁管上绕有线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路模块包括:整流电路、稳压电路、蓄电池组,定子通过导线与整流电路相连接,整流电路与稳压电路相连接,稳压电路输出端与LED灯组相连接;所述蓄电池组与稳压电路输出端相并联。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航道护岸消波引航装置,该装置不但能够克服内河护岸坡受到风浪侵袭、水位变化、雨水侵蚀以及船行波等外荷载作用产生的破坏,还能够利用护岸边接收到的船舶航行波,进行消波及发电操作。护岸沿线消波产生的电力,可以作为夜晚船舶航行的边沿指示,同时起到美化航道、提升船舶航行安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浮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浮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电路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杭运河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苏北航务管理处;江苏省新通智能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京杭运河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苏北航务管理处;江苏省新通智能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38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稻田养鱼的拦鱼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水土流失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