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伞状瀑布式喷淋烟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4205.4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0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娜;原爱娟;田飞;刘厚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37224 | 代理人: | 王书刚 |
地址: | 25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瀑布 喷淋 烟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净化装置,属于烟气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燃煤所排放的烟气中含有大量污染物,是主要大气污染源,造成严重的雾霾天气。目前,烟气或工业尾气常用的脱硫技术有石灰石-石膏法、氨法、双碱法等;烟气净化技术有选择性催化还原法、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以及低氮燃烧法等;烟气脱汞的技术主要有化学沉淀法和化学氧化法。上述方法均不能有效彻底地净化烟气,对雾霾天气的治理效果不佳。
现有烟气中颗粒物的去除方法主要有过滤法、水吸附法、植物吸收法和负离子沉降法。过滤法是利用空调、加湿器、空气清新器等吸收颗粒物,虽能明显降低颗粒物的浓度,但是滤膜需要清洗或更换。水吸附法是采用超声雾化器、室内水帘、水池等产生的雾水吸收空气中的亲水性颗粒物,缺点是增加湿度,憎水性颗粒物不能有效去除。现有除尘装置对超细颗粒物的捕获率极低。
中国专利文献2011101744180公开的《微细颗粒物的去除方法和去除装置》,CN101869872A公开的《双极荷电强化微细颗粒物聚并装置》,CN102961928A公开的《控制PM2.5细颗粒物的袋式除尘装置》都是通过电凝聚技术使细颗粒物聚合成较大颗粒再去除,结构复杂、耗能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烟气净化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净化效率高、效果好的伞状瀑布式喷淋烟气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伞状瀑布式喷淋烟气净化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烟气净化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通过竖直隔板分为排烟腔和喷淋吸附腔,排烟腔和喷淋吸附腔的下部连通,壳体的顶部对应喷淋吸附腔设置有烟气进口,对应排烟腔设置有出气口,壳体的下部一侧设置有排污口;喷淋吸附腔内设置有至少一层伞盖单元,每层伞盖单元包括支架和伞形盖,支架上至少设置一个伞形盖,相邻伞形盖之间设置有缝隙,上层伞盖单元伞形盖之间的缝隙与下层伞盖单元伞形盖之间的缝隙是错开的,壳体内底部与最上一层伞盖单元上方之间设置有循环液管,循环液管上连接循环泵,循环液管的上部伸入壳体内,并对应最上一层伞盖单元的每个伞形盖设置一个喷头;排烟腔内间隔设置有多层超细纤维填料层。
所述出气口处设置引风机。
所述喷头位于伞形盖的正上方。
向壳体内注入吸收液(一般为石灰水),吸收液通过循环液管上部的喷头喷下,同时烟气由烟气进口进入喷淋吸附腔,烟气和吸收液都通过伞形盖向下运行,在伞形盖上烟气和吸收液散开,形成瀑布式流动,使得两者充分混合,烟气中的污染物充分被吸收液吸收。经过喷淋吸附的烟气进入排烟腔,经过排烟腔内超细纤维填料层再次吸附,最后由出气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伞盖单元和超细纤维填料层,使烟气和吸收液在伞形盖上烟气和吸收液散开,强烈雾化,形成瀑布式流动,从而使气液接触更加充分,烟气中的污染物充分被吸收液吸收,同时通过超细纤维填料层的进一步吸附过滤,提高了烟气脱除净化效率。具有结构简单、耗能低、净化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伞状瀑布式喷淋烟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出气口,3、烟气进口,4、竖直隔板,5、排烟腔,6、超细纤维填料层,7、排污口,8、循环液管,9、循环泵,10、支架,11、伞形盖,12、喷头,13、喷淋吸附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伞状瀑布式喷淋烟气净化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通过竖直隔板4分为排烟腔5和喷淋吸附腔13。竖直隔板4的上端与壳体1顶端连接,竖直隔板4的下端与壳体1底端设置有间隔,以使排烟腔5和喷淋吸附腔13连通。壳体1的顶部对应喷淋吸附腔13设置有烟气进口3,对应排烟腔5设置有出气口2,为了使烟气顺利排出,可在出气口2处设置引风机(图中未画出)。壳体1的下部一侧设置有排污口7,排污口7处设置有排污阀(图中未画出)。
喷淋吸附腔13内自上至下设置有多层伞盖单元,每层伞盖单元包括支架10和伞形盖11,支架10上至少设置一个伞形盖11,相邻伞形盖11之间设置有缝隙,外侧伞形盖11与壳体1侧壁之间也设置有缝隙。上层伞盖单元伞形盖之间的缝隙与下层伞盖单元伞形盖之间的缝隙是错开的(上下不重合)。壳体1内底部与最上一层伞盖单元上方之间设置有循环液管8,循环液管8上连接循环泵9。循环液管8的上部伸入壳体1内,并对应最上一层伞盖单元的每个伞形盖11设置一个喷头12,喷头12位于伞形盖11的正上方。
排烟腔5内间隔设置有多层超细纤维填料层6,超细化学纤维的直径选为0.2μm-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未经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42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合反应真空喷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全自动药酒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