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降温服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5000.8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7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赵蒙蒙;李艳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13/005 | 分类号: | A41D13/005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曹莉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降温 服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降温服装。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快速化的城市进程以及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气候变暖成为当下关注的议题。在气候变暖的形势下,意味着人类将暴露于更大危害的热环境中。受热环境的影响,人体皮肤温度会升高、皮肤血流会加速,脱水、中暑等热疾病将会影响工作效率,危害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对于某些特殊行业的从业人员,如消防、矿井、军队、生化排险以及医护等人员,高温的工作环境、高强度的生理负荷,加之穿着多层防护服装,热应力是他们经常面临的考验。
目前,通常使用空调制冷设备、改善建筑物的通风效果以降低高温环境中热疾病的发生率。然而,空调设备的使用不仅消耗大量的电能,还会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在当今世界能源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节能高效、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是人类普遍追求的趋势。
服装作为“第二皮肤”,对于调节人体热舒适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服装一般都不具有吸热调温功能,在热环境下无法对人体生理热进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散热降温效果好,提高人体舒适性的新型降温服装。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降温服装,包括基础服装,所述基础服装包括背部面布和胸部面布,所述背部面布和胸部面布的内侧分别设有相互连通的后夹层和前夹层,所述后夹层和前夹层的内部还分别设有多个后相变降温袋和前相变降温袋,且所述后夹层和前夹层的上部均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上设有一开合装置,所述开合装置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通风口,以及所述背部面布上还设置设有多个风扇,多个所述风扇伸入到所述后夹层中,其中,所述风扇的直径为8-12cm。
进一步地,所述开合装置包括拉链,所述拉链水平地安装在所述通风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后相变降温袋交错设置在所述后夹层中,所述前相变降温袋呈陈列分布在所述前夹层中。
进一步地,所述前相变降温袋和后相变降温袋的结构完全相同,其中,所述后相变降温袋包括袋体和相变材料,所述相变材料放置在所述袋体中,所述相变材料为Na2SO4结晶水合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基础服装的背部面布和胸部面布的内侧分别设置相互连通的后夹层和前夹层,当需要进行降温散热时,风扇对后夹层内进行鼓风,经过前夹层以及通风口后形成对流空气,从而加速了人体汗液的蒸发,提高了人体的散热效果。同时,通过将前相变降温袋和后相变降温袋分别放置到前夹层和后夹层,利用前相变降温袋和后相变降温袋熔化从人体吸热进一步降温,进一步提高了人体的散热效率,其有效地保护了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体,防止了热生理疾病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降温服装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降温服装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降温服装的后相变降温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降温服装,包括基础服装1,基础服装1包括背部面布11和胸部面布12,背部面布11和胸部面布12的内侧分别设有相互连通的后夹层13和前夹层14,后夹层13和前夹层14的内部还分别设有多个后相变降温袋15和前相变降温袋16,且后夹层13和前夹层14的上部均设有通风口17,通风口17上设有一开合装置18,开合装置18用于打开或关闭通风口17,以及背部面布11上还设置设有多个风扇19,多个风扇19伸入到后夹层13中,本实施例中,若风扇19的直径过大,则造成服饰的额外负重增大,降低了人体穿戴的舒适性,而风扇19的直径过小,则起不到有效的通风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风扇的直径优选为8-12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50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式空调服
- 下一篇:基于可调节预压力放大机构的四通道式压电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