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大厚度高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素土挤密桩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5505.4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7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潮;左旭军;黎宝贵;黄细丁;李国保;籍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34 | 分类号: | E02D27/34;E02D5/34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9 | 代理人: | 刘立春 |
地址: | 450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厚度 高湿陷性 黄土 地基 素土挤密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基,具体来说,是用于大厚度高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素土挤密桩。
背景技术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深入,位于我国西北部的黄土高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黄土高原上越来越多的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域被开发利用,成为建筑场地,而这样的大厚度湿陷性黄土一般不能直接作为高大建筑物的地基,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一般采用深基础,通过桩基础的形式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深层的持力层上,对于上部的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却未做任何处理。
然而湿陷性黄土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土的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受水浸湿会发生急剧和大量的附加下沉,即湿陷。当这些建筑物投入使用后,随着人类的活动,大量的生活用水通过管道输送到此,大量的生活废水通过管道被排走,在这个过程中,管道不可避免的发生跑、冒、滴、漏现象,湿陷性黄土被水浸润,产生了沉陷,造成建筑事故。
针对这一问题,出现了挤密桩法,挤密桩是把带有管塞、活门或锥头的钢管压入或打入地下挤密土层形成孔,再往孔内投放灰土、砂石、素土等填料成的桩体,桩体与挤密的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共同承受基础的上部荷载,经过挤密处理后的地基,可作为建筑物的地基,称为人工复合地基。
然而,由于挤密桩工艺自身的特点,使得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不可能提高太多,一般在180Kpa-200Kpa,这样的承载力一般只能建8层左右的多层建筑,在寸土寸金的今天,这无疑是一个较大的浪费。此外,很大一部分建筑,为了获得较高的承载力,直接选用深基础,对建筑场地却未做处理,使得很多建筑场地的湿陷性没有消除,这样就给建筑物安全留下了一定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既能完全消除地基的湿陷性,又能提高地基的承载力的用于大厚度高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素土挤密桩。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大厚度高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素土挤密桩,包括桩孔、填入到所述桩孔内的素土、分布在所述桩孔之间的桩间土,所述桩孔之间按照等腰三角形排布,所述桩孔壁还贴敷有玻璃纤维土工格栅,所述素土内打有桩内孔,所述桩内孔内设置有刚性柱,所述刚性柱包括放置在所述桩内孔中的柱形的钢精笼、浇筑到所述桩内孔的混凝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将素土填入桩孔内夯实,利用素土与高湿陷性黄土混合产生系列物理化学反应,改变黄土的颗粒组成,降低黄土的塑性指数,使挤密桩有较高强度同时降低周边黄土的湿陷性,使挤密桩和周边黄土成为一个较为稳定、基本消除湿陷性的土体。挤密桩之间程等腰三角形分布,可以保证每一块桩间土都能得到来自桩孔内的侧向压力,使得形成的地基进一步消除了黄土本身具有的湿陷性,同时也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在桩孔内敷设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由夯密的素土、被挤密的桩间土、刚性柱共同承受建筑物的荷载,利用玻璃纤维土工格栅自身的结构特点,能有效的提高由挤密桩形成的复合地基的抗剪能力,阻止或延缓滑移面的形成。在素土内在打桩内孔,并在桩内孔内设置刚性柱,可以对桩间土和素土进行进一步挤密,进一步提高地基的强度;由钢精笼和混凝土组成的刚性柱,使得刚性柱具有较高的强度,能承载较大的荷载,进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进一步限定,所述刚性柱还包括插设在所述桩内孔中心的加强筋。
加强筋可以进一步提高刚性柱的刚性,进而进一步提高地基的强度,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进一步限定,所述桩孔和桩内孔的深度一样,深度为13m到31m。
进一步限定,所述桩孔内径为400mm或500mm或600mm或700mm。
进一步限定,所述桩内孔的内径为所述桩孔内径的三分之一。
进一步限定,所述桩孔之间的距离为175mm或225mm或250mm。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既能完全消除地基的湿陷性,又能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大厚度高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素土挤密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桩孔1,玻璃纤维土工格栅11,素土2,桩内孔21,刚性柱22,钢精笼221,混凝土222,加强筋223,桩间土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55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