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记录被雷击次数的高阻接地线通用防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6315.4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3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邓建广;邓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建广 |
主分类号: | H02H9/02 | 分类号: | H02H9/02;H02H9/04;H02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记录 雷击 次数 接地线 通用 防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动记录被雷击次数的高阻接地线通用防雷装置,属于防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推出了多种电源防雷装置,但在实际使用中,有很多不太可靠。其主要原因是这些防雷装置的接地线的接地电阻都是要求在10Ω以下,这样就对接地线的材料以及施工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就目前市场上的人工和材料预算,要制造施工一条接地电阻在10Ω以下的接地线,最低成本都要2000元以上,有些地方甚至高达数万元,这样制约了防雷装置的推广以及普及。特别是有些环境里电源系统避雷及避雷接地网施工条件不具备的低压交流供电场所。
此外,现有的防雷装置由于生产工艺以及模块体积的限制,其输出功率不能做得很大,一般限制在20KW以下,这样容易制约需要大输出功率的用户的选择。
市场上所推出的防雷装置,如果要有效地防雷,就必须做接地电阻低于10欧(甚至4欧)以下的接地线,这就使施工成本大大增加,如果再串接一个雷击记录器,因为廉价的记录器有线压存在就会降低防雷装置的防雷效果,对接地线的要求更高,就要更加大了地线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成本低的可自动记录被雷击次数的高阻接地线通用防雷装置。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可自动记录被雷击次数的高阻接地线通用防雷装置,至少包括第一防雷组件和第二防雷组件,第一防雷组件的输入端连接电源输入,其输出端与第二防雷组件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防雷组件和第二防雷组件均包括外壳以及位于外壳里面的至少1个电感元件,在外壳里面灌注有硅胶,硅胶包裹在所述电感元件外面,第一防雷组件里面的电感元件与第二防雷组件里面的电感元件依次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一防雷组件的输入端通过避雷器接地,第一防雷组件的输出端与第二防雷组件的输入端通过避雷器共同接地,多个所述避雷器的接地端与一个雷击记录器连接后接地。
上述第二防雷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防雷组件,第二防雷组件的输出端与第三防雷组件的输入端通过避雷器共同接地,多个所述避雷器的接地端与一个雷击记录器连接后接地。
上述封装在第一防雷组件中的电感元件的数量为1个,封装在第二防雷组件中的电感元件的数量为2个,封装在第三防雷组件中的电感元件的数量为3个。
上述所述避雷器是低压氧化锌避雷器,所述雷击记录器是指针式雷击记录器。
上述电感元件的可承载功率在10KW以上。
上述所述电感元件包括环形铁氧体磁芯以及绕设于所述环形铁氧体磁芯上的线圈。
上述所述防雷装置应用于单相交流线路或者三相交流线路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多个防雷组件的多级泄流保护,大大降低雷电流和残余雷电流对用电设备的破坏,从而具有良好并且可靠的防雷效果,使得可以降低对接地线的接地电阻的要求。其接地线的接地电阻可以达到1000Ω以上,其依然具有可靠的防雷效果,这样降低了对接地线的材料以及施工的要求,从而达到了大大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所述防雷装置配合一根打在泥土中1至1.5米长的铁钎即可使用。
2)由于经过多级避雷器的对地释放和多级电感的阻尼作用,这种避雷装置在高电阻率土壤地区使用更突显其可靠性能。
3)经过六年多的实际使用验证,本防雷装置使用的接地线是在泥土中打入一根1到1.5米长的铁钎作为接地极便可以起到有效的防雷效果。
4)本实用新型防雷装置由于其使用的接地线接地电阻可以达到1000Ω以上,在接地线上串接雷击记录器所产生的影响是微不足道,以此就能直观地看到这防雷装置的防雷效果和雷击次数。该防雷装置能在不增加地线施工成本和不影响防雷效果的同时,可自动记录用户的电力输入线被雷击次数,能给用户直观地了解该防雷装置的防雷效果和雷击次数。所以该防雷装置才是功能完善、性能完美的防雷装置。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实施例一中防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实施例一中防雷装置的电气原理图;
图3示出了实施例二中防雷装置的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建广,未经邓建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63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杂物箱放置架
- 下一篇:一种基于柜体的翻转式衣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