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模块支架、电池模组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8068.1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7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马东辉;徐超;姜云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0103 北京市朝阳区崔***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块 支架 模组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块支架、电池模组及车辆。
背景技术
电池若发生故障,例如内部短路时,电池内部往往会产生高温气体,为了使故障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能及时排出,电池的正极或负极设置有排气结构。目前,电池模块中用于固定电池的支架未考虑电池发生故障时的排气需求,尤其对于多个电池模块堆叠形成的电池模组,故障电池产生的气体无法及时排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可见,现有的电池模块支架存在故障电池产生的气体无法及时排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块支架、电池模组及车辆,以解决现有的电池模块支架存在故障电池产生的气体无法及时排出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块支架,包括用于固定电池的两个架体,所述两个架体分别包括一基板;每个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垂直所述基板且与电池相配合的多个套筒;每个所述基板上对应每个套筒开设有孔径小于电池外径的电极通孔;每个所述基板上在除所述套筒和所述套筒所围区域之外的区域开设有多个间隔的第一排气通孔,每个所述电极通孔与邻近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排气通孔相连通。
可选的,每个所述基板上的所述套筒的长度等于电池长度的一半。
可选的,所述套筒的材料为热绝缘材料。
可选的,每个所述第一排气通孔与对应的所述电极通孔通过一排气通道相连通,所述排气通道为开设于所述基板上的狭长凹槽。
可选的,所述排气通道为沿所述电极通孔的径向从所述电极通孔的边缘延伸至所述第一排气通孔边缘的狭长凹槽。
可选的,所述排气通道的深度等于所述基板的厚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排气通孔的形状为三角形、方形或圆形。
可选的,所述第一排气通孔的数量等于或者大于所述电极通孔的数量,任意两个所述电极通孔相连通的所述第一排气通孔不同。
可选的,所述套筒于所述基板上呈多行排布,任意相邻两行的所述套筒相互交错排布。
可选的,两两相邻的任意三个所述套筒的外壁相互接触。
可选的,所述第一排气通孔的形状为两两相邻的任意三个所述套筒之间所围区域的形状。
可选的,每个所述架体还包括以所述基板的侧边向所述套筒长度方向延伸的外壳,所述外壳的高度等于所述套筒的长度。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两个堆叠的电池模块,每个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多个电池和一个用于固定所述多个电池的电池模块支架,所述电池模块支架包括两个架体,所述两个架体分别包括一基板;每个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垂直所述基板且与电池相配合的多个套筒;每个所述基板上对应每个套筒开设有孔径小于电池外径的电极通孔;每个所述基板上在除所述套筒和所述套筒所围区域之外的区域开设有多个间隔的第一排气通孔,每个所述电极通孔与邻近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排气通孔相连通。
可选的,还包括至少一中间层,所述中间层设置于任意两个所述电池模块之间,所述中间层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排气通孔相对应的第二排气通孔。
可选的,所述中间层为绝缘片和/或汇流片和/或缓冲片。
可选的,每个所述基板上的所述套筒的长度等于电池长度的一半。
可选的,所述套筒的材料为热绝缘材料。
可选的,每个所述第一排气通孔与对应的所述电极通孔通过一排气通道相连通,所述排气通道为开设于所述基板上的狭长凹槽。
可选的,所述排气通道为沿所述电极通孔的径向从所述电极通孔的边缘延伸至所述第一排气通孔边缘的狭长凹槽。
可选的,所述排气通道的深度等于所述基板的厚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排气通孔的形状为三角形、方形或圆形。
可选的,所述第一排气通孔的数量等于或者大于所述电极通孔的数量,任意两个所述电极通孔相连通的所述第一排气通孔不同。
可选的,所述套筒于所述基板上呈多行排布,任意相邻两行的所述套筒相互交错排布。
可选的,两两相邻的任意三个所述套筒的外壁相互接触。
可选的,所述第一排气通孔的形状为两两相邻的任意三个所述套筒之间所围区域的形状。
可选的,每个所述架体还包括以所述基板的侧边向所述套筒长度方向延伸的外壳,所述外壳的高度等于所述套筒的长度。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电池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80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状蓄能电暖器
- 下一篇:具有减震功能的大容量音箱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