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站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8323.2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5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一可;张乃良;杨延奇;高向国;蔡鹏;刘新波;马海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查都(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7/50 | 分类号: | F22B37/50;F22B37/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站 余热 回收 利用 系统 | ||
1.一种动力站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1/2#暖风器的疏水经管道依次连接疏水箱(1)、第一凝液泵(2)、第一凝液收集槽(3)、第二凝液泵(4)、2#换热站采暖加热器(5)、2#采暖水循环泵(6)、第二凝液收集槽(7)、第三凝液泵(8);1/2#锅炉的定连排污经管道依次连接定连排扩容器(9)、水汽引射器(12)、第三凝液收集槽(13)、第四凝液泵(14)、1#换热站采暖加热器(10)、1#采暖水循环泵(11),其中定连排扩容器(9)顶部放空管线连有开关阀(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站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2#暖风器疏水凝液经管道进入疏水箱(1)、疏水箱出口与第一凝液泵(2)入口相连,经泵进入第一凝液收集槽(3),第一凝液收集槽(3)底部与第二凝液泵(4)入口相连,第二凝液泵(4)出口与2#换热站采暖加热器(5)入口相连,2#换热站采暖加热器(5)出口与第二凝液收集槽(7)入口相连,第二凝液收集槽(7)出口经第三凝液泵(8)送入化工除氧器;采暖水经2#采暖水循环泵(6)与2#换热站采暖加热器(5)相连,形成闭式循环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站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2#锅炉定连排污水经管道进入定连排扩容器(9),定连排扩容器(9)顶部出口与水汽引射器(12)低压入口相连,水汽引射器(12)出口与第一凝液收集槽(3)进口相连,其中水汽引射器(12)的高压入口与除盐水相连;定连排扩容器(9)底部出口与第三凝液收集槽(13)入口相连、第三凝液收集槽(13)出口凝液经第四凝液泵(14)与1#换热站采暖加热器(10)入口相连,1#换热站采暖加热器(10)出口进入循环水池;采暖水经1#采暖水循环泵(11)与1#换热站采暖加热器(10)相连,形成闭式循环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站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凝液泵(2)出口设置有第一凝液收集槽(3)和第二凝液泵(4),第二凝液泵(4)出口与2#换热站采暖加热器(5)相连,将收集的冷凝液代替原来的低压蒸汽给2#换热站加热供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力站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凝液收集槽(3)顶部出口与定连排扩容器(9)顶部管线相连回收闪蒸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力站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连排扩容器(9)出口设置有第三凝液收集槽(13)与第四凝液泵(14),第四凝液泵(14)出口与1#换热站采暖加热器(10)相连,将收集的冷凝液代替原来的低压蒸汽给1#换热站加热供暖。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力站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连排扩容器(9)顶部出口设置水汽引射器(12),水汽引射器(12)的高压入口与除盐水相连,出口与第一凝液收集槽(3)入口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力站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连排扩容器(9)顶部管线设置有开关阀(15),开关阀(15)安装在闪蒸汽至水汽引射器(12)管线之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查都(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查都(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832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醇基燃料蒸汽锅炉
- 下一篇:一种炉底低氮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