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绝缘操作杆法带电作业搭接引流线的10kV耐张线夹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9929.8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1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思俊;孙帮念;张雯娟;肖庆初;陈柏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带电作业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5 | 分类号: | H02G7/05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53106 | 代理人: | 李云 |
地址: | 65001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操作 带电作业 接引 流线 10 kv 耐张线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金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10kV配网带电作业已得到大力发展,作业技术日趋成熟。在带电作业搭接引流线工作中,目前国内常用的作业方法有两种,分别是绝缘手套作业法和绝缘操作杆作业法。绝缘手套作业法通过人工用绑扎线(线夹)将支线与干线固定,作业时人体直接暴露在高压电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绝缘操作杆作业法是人体通过操作杆与带电体接触,始终与带电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相比绝缘手套作业法更安全,但目前绝缘操作杆作业法带电作业搭接引流线时,用绝缘操作杆代替人手进行导线绑扎(线夹固定),绑扎(固定)难度较大,熟练工人完成三项10kV导线搭接大约需要2小时左右时间,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因此绝缘操作杆作业搭接引流线作业法较少人采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绝缘操作杆作业法带电作业搭接引流线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易于将支线与干线固定、安全可靠、省时省力的绝缘操作杆法带电作业用的10kV耐张线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绝缘操作杆法带电作业搭接引流线的10kV耐张线夹,包括10kV压接型耐张线夹和连接于耐张线夹底部的导线固定装置;所述导线固定装置包括平行焊接于耐张线夹底边的分支线导流板、平行焊接于分支线导流板底端的管状分支线引流线夹、设置于分支线引流线夹内的槽口向上的圆弧槽形分支线引流线固定片、从分支线引流线夹底部由外向内朝上旋入顶住分支线引流线固定片的紧固螺栓。
用本实用新型替换现有技术结构的10kV耐张线夹后,在采用绝缘操作杆作业法带电搭接引流线时,利用绝缘操作杆将引流线插入分支线引流线夹,利用另一根紧固绝缘操作杆旋转紧固螺栓带动分支线引流线固定片上升,将分支线夹紧固定,即可轻松完成引流线的搭接工作,简化了10kV引流线的搭接流程,降低了工作强度,从而实现更快、更安全的带电搭接10kV引流线。本实用新型易于操作、安全可靠、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绝缘操作杆法带电作业搭接引流线的10kV耐张线夹,包括现有技术常规使用的10kV压接型耐张线夹5和连接于耐张线夹底部的导线固定装置.所述导线固定装置包括平行焊接于耐张线夹5底边的分支线导流板4、平行焊接于分支线导流板4底端的管状分支线引流线夹3、设置于分支线引流线夹3内的槽口向上的圆弧槽形分支线引流线固定片1、从分支线引流线夹3底部由外向内朝上旋入分支线引流线夹内顶住分支线引流线固定片1的紧固螺栓2。
采用绝缘操作杆作业法带电搭接引流线时,利用绝缘操作杆将引流线插入分支线引流线夹3,利用另一根紧固绝缘操作杆旋转紧固螺栓2带动分支线引流线固定片1上升,将分支线顶紧固定,即可轻松完成引流线的搭接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带电作业分公司,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带电作业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99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沙发架腰部支撑调节机构
- 下一篇:床护栏的升降装置及床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