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防尘功能的油门推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0291.X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4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章;程明荣;张军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浙大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11/00 | 分类号: | F02D11/00;B08B1/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5048 浙江省宁波市江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防尘 功能 油门 推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尘装置,尤其涉及了具有防尘功能的油门推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门杆与机架本体之间具有间隙,而一般的安装结构中,并没有设置防尘组件,从而导致油门杆和机架之间容易积灰,油门杆上若积灰较多,则油门杆的推动会受到阻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防尘的缺点,提供了具有防尘功能的油门推动装置及其防尘带的制作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具有防尘功能的油门推动装置,包括机架本体和油门杆,机架本体上设有滑轨,油门杆在滑轨内前后滑动,还包括防尘组件,防尘组件包括防尘带和防尘板,防尘板有两个,防尘板分别竖直安装在滑轨的两端,防尘板的板面垂直与滑轨方向,防尘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水平设置的滚轴,防尘带的内表面贴合在四个滚轴上,防尘带的两端固定在油门杆上并形成一个包裹在油门机架上的环形带,防尘带的上带面位于滑轨开口处的上方,油门杆带动防尘带滑动,防尘带带动滚轴转动;还包括安装在机架本体上的自动清洁机构,自动清洁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本体上的清洁筒,清洁筒位于上带面的上方,清洁筒上安装有偏心轮和黏尘胶带,偏心轮可旋转并与上带面贴合,黏尘胶带位于偏心轮和上带面之间并通过偏心轮的下压与上带面接触。通过安装在机架本体上的防尘带,有效防止灰尘进入滑轨与油门杆上,避免油门杆受积尘的影响而难以推动;此外,通过自动清洁机构的设置能有效清除防尘带上积累的灰尘,使本申请更加实用。
作为优选,清洁筒内还安装有均可转动的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未使用的黏尘胶带绕在第一卷筒上,已使用的黏尘胶带被拉出穿过偏心轮的下方并绕在第二卷筒上。通过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的配合,控制黏尘胶带的移动,同时,还能将已使用的黏尘胶带进行收纳,方便更换。
作为优选,还包括控制器和检测防尘带移动速度的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速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二卷筒和偏心轮的转动。通过速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的连通,使控制器能控制黏尘胶带与防尘带表面的贴合,保证最佳防尘效果。
作为优选,油门杆的左/右侧固定有滑块,滑轨的左/右侧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滑槽。
作为优选,滑块内安装有U型轴承,滑槽上设有半圆形凹槽,U型轴承和半圆形凹槽共同形成定位孔,定位孔内安装有定位轴。通过U型轴承和半圆形凹槽的设计,有效实现油门杆的顺滑移动。
滑块上安装有偏心螺丝,U型轴承通过偏心螺丝安装在滑块上,偏心螺丝带动U型轴承上下移动并调整定位孔的大小。
防尘带包括第一芳纶层、特氟龙网层和第二芳纶层。
作为优选,特氟龙网层为多根相互垂直的长条状特氟龙组成的网状层,每根长条状特氟龙的两侧均设有凹槽。通过两侧的凹槽使胶水能伸入特氟龙层中,保证三层材料的稳定结合。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安装在机架本体上的防尘带,有效防止灰尘进入滑轨与油门杆上,避免油门杆受积尘的影响而难以推动;此外,通过自动清洁机构的设置能有效清除防尘带上积累的灰尘,使本申请更加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机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油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机架本体和油门杆的装配图。
图5是图1的清洁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7是图1的防尘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特氟龙网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机架本体、2—滑轨、3—油门杆、4—防尘带、5—防尘板、6—滚轴、7—清洁筒、8—偏心轮、9—黏尘胶带、10—第一卷筒、11—第二卷筒、12—控制器、13—速度传感器、14—定位孔、15—定位轴、21—滑槽、211—半圆形凹槽、31—滑块、311—U型轴承、312—偏心螺丝、401—上带面、41—第一芳纶层、42—特氟龙网层、43—第二芳纶层、42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浙大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浙大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02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