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风窗玻璃总成定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0832.9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1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周新红;阮宇宁;杨春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5/06 | 分类号: | B62D6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窗玻璃 总成 定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装配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前风窗玻璃总成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前风窗玻璃的安装是汽车装配过程中必须的生产工序,通常使用胶粘在汽车车身上。在粘合之前,需要对前风玻璃进行定位。
目前,汽车前风窗的多采用在黏贴在前风窗玻璃总成的钉柱1’与车身的钣金孔定位,钉柱1’黏贴在前风窗玻璃的内表面的上端或下端。请参照图1和图2,图1为现有技术公开的粘有钉柱的前风窗玻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前风窗的安装示意图。由于前风窗玻璃自身的尺寸比较大,无法清楚地看到钉柱与车身钣金孔的位置,而造成定位、装配困难。
如何保证对汽车前风窗玻璃进行快速准确地定位,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风窗玻璃总成定位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有利于对前风窗玻璃进行定位。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前风窗玻璃总成定位结构,包括前风窗玻璃和前风窗框,所述前风窗玻璃与所述前风窗框具有相匹配的形状;其中,所述前风窗框的下边框上设有定位销;所述前风窗玻璃的四周安装有硬质胶条,所述硬质胶条的底部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具有与所述定位销相匹配的形状;所述定位槽的位置与所述定位销相对应。
如上所述的前风窗玻璃总成定位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定位销的个数为至少两个,且多个所述定位销与在所述前风窗框的下边框上均匀分布。
如上所述的前风窗玻璃总成定位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定位槽的数量与所述定位销的数量相等,且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销一一对应。
如上所述的前风窗玻璃总成定位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定位销为凸焊螺栓。
如上所述的前风窗玻璃总成定位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定位销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前风窗玻璃;所述定位销的周向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底部能够与所述定位槽配合。
如上所述的前风窗玻璃总成定位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环形槽的宽度沿开口方向逐渐变大。
如上所述的前风窗玻璃总成定位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环形槽远离所述前风窗框的一侧侧壁为垂直于所述定位销中心线的平面。
如上所述的前风窗玻璃总成定位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定位销上设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沿从上到下的方向宽度逐渐变大。
如上所述的前风窗玻璃总成定位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卡合部的横截面为V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风窗玻璃总成定位结构,通过在前风窗框的底边框上设置定位销,在前风窗玻璃的四周安装硬质胶条,并在硬质胶条的底部设置能够与定位销配合的定位槽,如此,在前风窗安装的过程中,能够观察到定位销及定位槽的位置,方便于对前风窗玻璃进行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粘有钉柱的前风窗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前风窗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定位销与前风窗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定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前风窗玻璃总成定位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定位销与定位槽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A-A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钉柱
1-前风窗玻璃 2-前风窗框 3-定位销 4-硬质胶条 5-定位槽6-环形槽 7-卡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定位销与前风窗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定位槽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前风窗玻璃总成定位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定位销与定位槽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的A-A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08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悬架装配辅助工装
- 下一篇:离合变幅型全自动四肢康复训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