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孔聚能爆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0991.9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3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程庆超;童富果;薛松;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7/00 | 分类号: | E21B7/00;F42D1/05;F42D1/22;F42D3/0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 爆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钻井爆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钻孔聚能爆破装置。
背景技术
聚能爆破是在某种特定药包形状下可以使爆炸能量在空间重新分配,大大增强对某一方向的局部破坏作用。其技术在露天大块石爆破、土中穿孔等领域得到了较为成熟的应用。但是对于传统的钻孔工艺,由于其钻孔深度要求不高,爆破技术在这方面的应用相对较少,近年来随着施工机械的发展,钻孔速率和深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当钻孔深部遇到大砾石时,很难继续下钻达到预期深度,对于施工精度要求较高的部位往往造成钻孔报废,这不仅导致前期工作的浪费而且减小了施工的进度和效率。因此在钻孔工艺中将聚能爆破技术应用对提高施工进度和减小损失的起着重要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钻孔聚能爆破装置,以解决深孔钻进过程中遇大砾石等障碍物难以继续钻入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钻孔聚能爆破装置,它包括卸压排气管,所述卸压排气管上端加工有外螺纹,其下端连接有保护套,在卸压排气管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钻杆,所述钻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钻头,所述钻头设置在保护套的外层,穿过卸压排气管设置有引爆电线,所述引爆电线的底端与聚能药包相连,其顶端引到孔口的外部,所述聚能药包设置在保护套的内部,并通过密封盖将其密封在保护套内部,所述钻杆的外部设置有套管。
所述钻头的底部末端呈现锯齿状。
所述聚能药包包括雷管,所述雷管与引爆电线相连,所述雷管安装在隔板的顶端,在隔板的底端固定有药型罩,在所述药型罩内部填充有炸药,整个聚能药包固定在外壳上。
所述螺栓与卸压排气管之间构成螺纹传动配合。
所述卸压排气管和钻杆上贯穿加工有销孔,销孔上贯穿安装有插销。
多节所述钻杆之间通过管接头相连。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钻机实施钻进时,通过调节螺栓将钻杆和卸压排气孔的相对高度,将钻头低于密封盖,不影响钻头的工作;如遇障碍物,将钻头调至高于密封盖,实施爆破时既增加了爆破强度又不会损坏钻头和套管。
2、上调及下调钻杆高度时,均可通过插销将钻杆与卸压排气管固定,避免爆破时造成相对错动。
3、聚能药包形状设计为圆锥状,可增加某一方向的破坏强度,能够充分发挥炸药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聚能药包局部放大图。
图中:卸压排气管1、钻杆2、螺栓3、引爆电线4、管接头5、保护筒6、钻头7、聚能药包8、密封盖9、套管10、雷管8-1、隔板8-2、药型罩8-3、炸药8-4、外壳8-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本实施例中用于钻孔聚能爆破装置包括卸压排气管1、钻杆2、螺栓3、引爆电线4、管接头5、保护筒6、钻头7、聚能药包8、密封盖9、套管10。所述卸压排气管1上端加工有外螺纹,下端与保护筒6连接,所述钻杆2顶端通过螺栓3与卸压排气管1外螺纹构成螺纹连接,所述钻杆2底端与钻头7固定相连,所述钻头7呈现锯齿状并包围于保护筒6的外壁,所述引爆电线4经卸压排气管1引到孔口,所述密封盖9套在保护筒6下端固定,与砾石接触,上端固定有聚能药包8。
进一步的,所述聚能药包8由雷管8-1、隔板8-2、药型罩8-3、炸药8-4、外壳8-5组成,所述雷管8-1与引爆电线4连接,所述隔板8-2将雷管8-1与炸药8-4隔开,所述药型罩8-3固定炸药8-4的形状,所述外壳8-5是支撑聚能药包8的结构。
进一步的,螺栓3可通过扭转调节钻杆2与卸压排气管1相对高度,实施爆破时不会损坏钻头7和套管10。
进一步的,所述管接头5均通过插销加固。
进一步的,所述钻杆2与卸压排气管1边壁均开有孔洞,通过插销固定钻杆2与卸压排气管1之间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聚能药包8形状呈圆锥状,使爆炸能量在空间重新分配,大大增强对某一方向的局部破坏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8-2材质为表面涂层胶漆的红松木,改变爆轰波的形状,提高射流头部的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药型罩8-3采用铸铁材料,把炸药的爆炸能转化成罩体材料的射流动能。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8-5为厚1.5mm铝壳减弱稀疏波的作用,有利于能量有效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09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便钻冰机
- 下一篇:一种双模式超声主机及应用于该超声主机上的超声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