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智能型装夹机械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2024.6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3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叶涛;黄锡安;简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涛 |
主分类号: | B25J15/08 | 分类号: | B25J15/08;B25J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4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智能型 机械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智能型装夹机械手。
背景技术
机械手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机械手是最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其中装夹机械手通过电动或者气动的方式产生动力,以代替频繁手工的抓取动作,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人员的工作强度。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对装夹机械手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现有的装夹机械手存在工作效率低下的缺点,其结构复杂,尺寸及重量大,负载要求高,维修保养较为繁琐,制造及运行成本高昂,机械手在抓取工件时产生的冲击力很容易损坏工件,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效智能型装夹机械手,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效智能型装夹机械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智能型装夹机械手,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端设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上端设有横板,所述横板远离伸缩机构的一端固定有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下端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保护箱的内部设有第一伸缩气缸,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下端设有第二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中部贯穿设有滑套,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下端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依次贯穿保护箱、第一固定板和滑套,所述活塞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两个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呈L型结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两个第一夹持臂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气缸,两个第二伸缩气缸的驱动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一夹持臂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的内壁均设有软垫。
优选地,所述伸缩机构为电动伸缩杆。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的夹角为120°。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两个夹持装置可以将工件快速夹取,通过第二伸缩气缸可以让两个夹持装置转动,也可以通过第一伸缩气缸实现工件的夹取,通过第一伸缩气缸和第二伸缩气缸的配合,可以更稳定的实现工件的夹取,并通过伸缩机构实现工件的上下移动,将安装座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也可以将安装座安装在旋转装置上,实现工件的转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容易锁定工件,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智能型装夹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座、2伸缩机构、3横板、4保护箱、5第一伸缩气缸、6第一固定板、7连接杆、8第二固定板、9第二伸缩气缸、10第一夹持臂、11第二夹持臂、12弹簧、13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高效智能型装夹机械手,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的上端设有伸缩机构2,伸缩机构2的上端设有横板3,横板3远离伸缩机构2的一端固定有保护箱4,保护箱4的下端设有第一固定板6,保护箱4的内部设有第一伸缩气缸5,第一固定板6的下端设有第二固定板8,且第一固定板6和第二固定板8之间通过连接杆7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8的中部贯穿设有滑套13,第一伸缩气缸5的下端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依次贯穿保护箱4、第一固定板6和滑套13,活塞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两个夹持装置,通过两个夹持装置可以将工件快速夹取,夹持装置呈L型结构,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臂10和第二夹持臂11,两个第一夹持臂10之间通过弹簧12连接,第二固定板8的下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气缸9,两个第二伸缩气缸9的驱动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一夹持臂10上,通过第一伸缩气缸5和第二伸缩气缸9的配合,可以更稳定的实现工件的夹取,通过第二伸缩气缸9可以让两个夹持装置转动,在使用时,可以在装置上安装检测装置,例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并安装报警装置,使得装置在检测到异常情况时实现报警。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夹持臂10和第二夹持臂11的内壁均设有软垫。伸缩机构2为电动伸缩杆。第一夹持臂10和第二夹持臂11的夹角为120°,夹取工件更加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涛,未经叶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20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载三轴稳定平台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球状关节及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