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坑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2218.6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7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彭成;潘家琐;余怡;闫道磊;郭庆梅;王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421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支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的工程建造方法。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逐渐增多,城区建筑物日益密集。由于使用功能和开发地下空间的要求,高层建筑一般都设计有较大平面尺寸和深度的地下室。地下空间的开发涉及到深建筑基坑的安全,这对坐落于软土地基上的建筑密集地区尤为重要。尤其是地处沿海冲淤积平原的城市,工程场址多为软弱土,基坑支护原较多采用土钉墙,基坑变形和边坡土体位移较大,尤其遇连日大雨或台风暴雨袭扰,基坑坍塌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方便、不易变形、边坡土体位移小的基坑支护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上柱、冠梁、抗滑桩、支护坡、路基填土部位、锚索、槽钢腰梁、挡块、挡土板、卸荷板和卸荷板挑梁;所述冠梁砌筑于抗滑桩顶部,抗滑桩嵌入连接在冠梁中,冠梁上设置有配合抗滑桩嵌入的凹槽,所述抗滑桩为圆柱形状,抗滑桩的直径与冠梁的横向宽度相同,冠梁的横向宽度与冠梁的高度相同;所述抗滑桩的上端左侧安装有槽钢腰梁,槽钢腰梁 位于支护坡上方,支护坡设置在抗滑桩左侧,且支护坡的坡面布置有挂网钢筋,挂网钢筋外侧覆盖混凝土层,所述支护坡坡脚部位设置有排水沟,排水沟位于桩前地面与支护坡之间;所述上柱砌筑于冠梁上端,冠梁上端右侧设置有卸荷板,卸荷板上安装有两个以上的卸荷板挑梁,卸荷板挑梁嵌入连接在卸荷板中,卸荷板上设置有配合卸荷板挑梁嵌入的贯穿卸荷板头尾端的通孔,且两个以上的卸荷板挑梁平行放置,所述冠梁上端安装有挡土板、挡块和两个以上的上柱,所述挡块固定安装在冠梁上,两个以上的冠梁之间通过挡土板连接,挡土板与各冠梁固定连接,且挡块位于挡土板左侧,所述上柱的位置与卸荷板挑梁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上柱位于原有围墙下方,所述上柱右侧与道路下侧、卸荷板正上方围成的区域组成路基填土部位,所述挡土板上设置有泄水管,所述锚索包括锚固段和自由段,所述锚固段固定于地下的中风化泥岩中,所述自由段一端与所述锚固段相连,自由段另一端与槽钢腰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凝土层采用C25混凝土喷射在支护坡的坡面,所述混凝土层的厚度为10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护坡的坡角为80度,滑裂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2度,所述滑裂面与锚索的夹角为15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路基填土部位进行路基填土,所述路基填土的内摩擦角φ=28度,路基填土的层厚为300-500mm,压实系数大于0.93。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锚索的参数为:6φs15.2,Nt=180kN,Nc=200kN;L=30m,Lf=8.5m,Ls=21.5m;所述中风化泥岩的参数为:C=45kPa,φ=22度;所述挂网钢筋的参数为:8@200×2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不会占用地下室结构施工的空间, 具有施工方便、不易变形、边坡土体位移小的优点;且该基坑支护结构在确保支护安全、保证基坑支护效果的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基坑支护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基坑支护结构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基坑支护结构中B-B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C-C处的剖视图。
其中:1-原有围墙;2-上柱;3-泄水管;4-冠梁;5-抗滑桩;6-混凝土层;7-支护坡;8-桩前地面;9-排水沟;10-滑裂面;11-道路;12-地下室;13-路基填土部位;14-锚索;15-中风化泥岩;16-槽钢腰梁;17-挡块;18-挡土板;19-卸荷板;20-卸荷板挑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22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浆终压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排水串式扩体锚杆支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