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环视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2410.5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1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博;李庆;梁艳菊;鲁斌;常嘉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昆山分所 |
主分类号: | B60R1/00 | 分类号: | B60R1/00;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215347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环视 系统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环视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伴随着车辆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车辆电子技术的不断提高,车载环视系统应运而生。该项技术通过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等技术来完成三维实景建模,能够帮助司机准确判断汽车自身情况以及车辆周围的状态,比较准确的消除了车辆的盲点,避免了很多安全问题的发生。
在传统的车载环视系统中,主要采用的是4路标清模拟摄像头、2维图像拼处理技术以及较为简单的控制逻辑。因此存在以下缺点:
1、传统车载环视系统采集的图像质量差,抗干扰能力差,拼接效果差,不能满足客户高精确度的需求。
2、传统车载环视系统的2维图像处理方法容易造成图像拉伸等问题,不能满足客户的逼真体验感需求。
3、控制逻辑单一,以固定的模式来显示视角,不能满足客户全方位无死角的需求。
因此,如何解决传统的车载环视系统存在的上述缺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环视系统及车辆,提高车载环视系统的图像质量以及抗干扰能力,提升系统的图像拼接效果,满足客户高精确度的需求;三维图像处理生成3D环视图,满足客户高逼真体验感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环视系统,包括:
4个数字高清摄像头分别设置于车辆四个方向的预设位置;
分别与4个所述数字高清摄像头相连,采集高清数字信号的图像采集器;
与所述图像采集器相连,对所述高清数字信号进行压缩,并对所述高清数字信号进行三维图像处理生成3D环视图的imx6处理器;
与所述imx6处理器相连,存储压缩后的高清数字信号的存储卡;
与所述imx6处理器相连,显示所述3D环视图的显示设备。
可选的,所述数字高清摄像头具体为LVDS摄像头。
可选的,所述图像采集器具体为MAX9286。
可选的,所述显示设备包括:
与所述imx6处理器相连的视频解码芯片;
与所述视频解码芯片相连的视频信号放大器;
与所述视频信号放大器相连的显示屏。
可选的,所述存储卡具体为MiCRO SD。
可选的,所述imx6处理器包括图像处理器IPU,图形处理器GPU,图形缓存器GPU Buffer。
可选的,本方案还包括:
与所述imx6处理器相连,向所述imx6处理器发送转角数据的转角传感器。
可选的,本方案还包括:
与所述imx6处理器相连,控制车载环视系统的红外遥控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环视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车载环视系统,包括:4个数字高清摄像头分别设置于车辆四个方向的预设位置;分别与4个所述数字高清摄像头相连,采集高清数字信号的图像采集器;与所述图像采集器相连,对所述高清数字信号进行压缩,并对所述高清数字信号进行三维图像处理生成3D环视图的imx6处理器;与所述imx6处理器相连,存储压缩后的高清数字信号的存储卡;与所述imx6处理器相连,显示所述3D环视图的显示设备;
可见,该车载环视系统采用4路高清数字摄像头,提高车载环视系统的图像质量以及抗干扰能力,从而提升系统的图像拼接效果,满足客户高精确度的需求;采用三维虚拟投影/观点转化技术将四个独立的图片拼接起来,形成一个无缝和高清的伪3D环视图,满足客户高逼真体验感的需求。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载环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图像融合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车载环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视角判断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车载环视系统具体实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昆山分所,未经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昆山分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24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激光加工的初始间距占据
- 下一篇:激光叠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