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尾气后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2492.3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7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王聪;陈智;王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F01N3/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气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属于发动机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尾气后处理系统(例如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CR系统)管路中氨分布的均匀程度对系统的整体性能和耐久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氨分布不均匀会导致局部区域氨过多从而易造成氨泄漏,而在另一些氨稀薄区域造成氮氧化合物(NOx)转化效率过低。长时间氨的不均匀分布会导致催化剂老化不均匀,从而影响催化剂的整体性能。尿素液滴的不均匀分布会造成局部管壁或混合结构温度过低,形成结晶,严重时会堵塞尾气管、导致发动机动力性能下降。另外,在考虑抗结晶能力的同时,如何降低系统的背压也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效果较好的尾气后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其包括第一后处理载体组件、第二后处理载体组件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后处理载体组件与所述第二后处理载体组件之间的混合器组件,其中所述混合器组件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混合管以及固定在所述混合管的外围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分隔成与所述第一后处理载体组件相连通的第一空间以及与所述第二后处理载体组件相连通的第二空间,所述混合管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的第一管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内的第二管部,其中所述第一管部设有分别位于其两侧的至少两个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管部设有分别位于其两侧的至少两个第二开口,所述混合器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混合管内且沿所述混合管的轴线交错设置的至少两个开孔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后处理载体组件、所述第二后处理载体组件以及所述混合器组件布置在一条直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设有第一轴线,所述混合管设有第二轴线,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交叉。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轴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隔板包括与所述混合管的第二轴线倾斜设置的倾斜部以及自所述倾斜部向下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包括贴靠在所述混合管上的弧形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混合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混合管底部的碗盖,所述碗盖固定在所述第二管部的下端,所述碗盖设有向所述第二管部内延伸的圆弧形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设有位于所述壳体上且用以安装尿素喷嘴以将雾化之后的尿素溶液喷入所述混合管内的喷嘴安装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至少两个开孔板包括第一开孔板以及第二开孔板,所述第一开孔板与所述第二开孔板均呈半圆形,所述第一开孔板设有若干第一开孔,所述第二开孔板设有若干第二开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沿所述混合管的轴线观察,这些开孔板至少拼成一个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开孔板设有用以固定在所述混合管的内壁上的若干第一固定爪,所述第二开孔板设有用以固定在所述混合管的内壁上的若干第二固定爪。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位于所述混合管内且沿所述混合管的轴线交错设置的至少两个开孔板,增强了尿素颗粒的破碎,也加强了换热,提高了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尾气后处理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中混合器组件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4进一步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4中混合管、隔板、第一开孔板以及第二开孔板组装在一起后的俯视图。
图7是沿图3中C-C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沿图2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沿图2中B-B线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24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