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位压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3331.6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4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赵瑞;陈明鑫;袁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周放,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位 压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加工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定位压紧板材的定位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由各种类型的小零件按层级逐步焊接而成,为保证焊接后形成的焊接总成精度稳定、可靠,在焊接过程中设计专用的辅助工装来进行保证。辅助工装主要负责对各个被焊零件的定位和压紧,同时兼顾操作的方便性。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辅助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辅助工装包括固定在旋转臂上的压紧块01、固定在主安装板上的定位块02,定位块02位于被焊零件的平整面的下方,定位块02用以对被焊零件的位置进行限位,对应定位块02的上方采用压紧块01压紧,用以保证被焊零件在焊接过程中固定状态。定位块02通常设计为固定状态,压紧块01可随气缸的运动发生旋转运动进而实现辅助工装的打开或压紧状态。
上述辅助工装存在以下问题:定位块的定位面积有限,在与一些薄且软的板材接触时,容易导致板材的局部变形;定位块的定位面为铁质平面,在与一些面品要求较高的平面接触时容易破坏面品质量,如汽车外板属于外露面需对其面品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如何研发一种在压紧固定板材时,板材不易局部变形的压紧固定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紧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板材被压紧固定时,局部容易变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位压紧装置,包括旋转臂、主安装板、内压紧块、外压紧块、内定位块、外定位块、仿型定位块,所述内压紧块、所述外压紧块固定在所述旋转臂的下端面,所述内定位块、仿型定位块、外定位块依次固定在所述主安装板上,所述仿型定位块的上端面与待加工零件的下端面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旋转臂旋转带动所述内压紧块、所述外压紧块分别压紧所述内定位块、外定位块。
优选的,所述仿型定位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主安装板上。
优选的,所述仿型定位块为弹性仿型定位块。
优选的,所述仿型定位块为树脂仿型定位块。
优选的,所述仿型定位块的上端面为U型面。
优选的,所述旋转臂连接夹板的一端,夹板的另一端与所述主安装板旋转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旋转连接所述旋转臂的端部和所述主安装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压紧装置,在内定位块和外定位块之间设置仿型定位块,仿型定位块的上端面与待加工零件的下端面形状相匹配,仿型定位块用于支撑待加工零件的下端面,从而使得待加工零件的定位面积较大,尤其压紧固定板材时,不易出现局部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辅助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压紧装置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压紧装置的轴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定位压紧装置和待加工零件配合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仿型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图5中:
压紧块01、定位块02、定位压紧装置100、待加工零件200、旋转臂1、外压紧块2、内压紧块3、外定位块4、内定位块5、仿型定位块6、夹板7、主安装板8、底座9、气缸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考图2-图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压紧装置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压紧装置的轴向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定位压紧装置和待加工零件配合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压紧装置100,包括旋转臂1、主安装板8、内压紧块3、外压紧块2、内定位块5、外定位块4、仿型定位块6,所述内压紧块3、所述外压紧块2固定在所述旋转臂1的下端面,所述内定位块5、仿型定位块6、外定位块4依次固定在所述主安装板8上,所述仿型定位块6的上端面与待加工零件200的下端面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旋转臂1旋转带动所述内压紧块3、所述外压紧块2分别压紧所述内定位块5、外定位块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33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自动辅助焊接平台
- 下一篇:一种飞机发动机安装架焊接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