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撞柜门结构及配电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4392.4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0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钟厚龙;李梅;胡名亮;张琪;徐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38 | 分类号: | H02B1/3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7 | 代理人: | 阳开亮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柜门 结构 配电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撞柜门结构及配电柜。
背景技术
目前,配电柜的柜体和柜门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并在其表面喷涂有保护漆。配电柜关门时,柜门与柜体之间普遍是直接刚性接触,当发生相互碰撞时,容易导致柜门和柜体变形,造成柜门和柜体的边缘上的保护漆掉落,影响配电柜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柜门结构及配电柜,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柜门与柜体相互碰撞导致柜门和柜体发生变形和掉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配电柜上的防撞柜门结构,包括门板、设置于所述门板的一侧边缘上的用于安装铰链的铰链孔、设置于所述门板的远离所述铰链孔所在侧的一侧边缘上的折边,以及至少两个间隔设置于所述折边上的防撞件。
进一步地,所述折边自所述门板的一侧边沿向内弯折形成,所述折边与所述门板之间具有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折边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防撞件包括凸出于所述安装孔外的防撞部,以及与所述安装孔相适配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伸入所述安装孔内形成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部呈圆柱状或圆台状或球缺状。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部为中空件。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呈圆柱状或纺锤状。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的侧壁上设有防脱倒刺,所述防脱倒刺和所述防撞部分别抵靠于所述折边的正反两面形成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柜门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门板的相对两侧并相邻于所述折边的一对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折边的两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防撞柜门结构,采用在折边上设置至少两个由塑料或橡胶等材料制成的防撞件,此处,防撞件夹设在柜门和柜体的撞击面之间,使得柜门与柜体之间留有间隙,避免柜门与柜体发生直接刚性接触,关门时,利用防撞件具有塑性变形的特性,缓冲或减弱柜门和柜体所受的撞击力,从而防止柜门和柜体撞伤或刮伤,同时,至少两个防撞件间隔分布,使得柜门所受的撞击力能够均匀地分散在折边上,从而避免门板的边缘因受力不均匀而导致变形。如此,有效地解决了由于柜门与柜体相互碰撞导致柜门和柜体发生变形和掉漆的问题,延长了柜门的使用寿命,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本实施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配电柜,包括具有开口的柜体和上述防撞柜门结构,所述防撞柜门结构铰接于所述柜体上并封盖所述开口。
由于采用上述防撞柜门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配电柜在关闭柜门时,不会因为柜门与柜体的碰撞,导致柜门和柜体发生变形或掉漆,从而有效延长配电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防撞柜门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2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10—门板、20—铰链孔、30—折边、40—防撞件、50—侧板、300—安装孔、401—防撞部、402—安装部、4020—防脱倒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配电柜上的防撞柜门结构,包括门板10、铰链孔20、折边30以及至少两个防撞件40,其中,铰链孔20设置在门板10的一侧边缘上,用于安装铰链;折边30设置在门板10的远离铰链孔20所在侧的一侧边缘上;防撞件40间隔设置在折边30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防撞柜门结构相对现有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43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