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5969.3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3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红艳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第一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氧 | ||
1.一种吸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鼻腔部件(1),所述鼻腔部件(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前部吸氧管(21),每个所述前部吸氧管(21)的后端连接有弯曲的耳部固定件(31),每个所述耳部固定件(31)的后端连接有后部吸氧管(41),两个所述后部吸氧管(41)与通氧管(7)相连通;所述前部吸氧管(21)、耳部固定件(31)及后部吸氧管(41)的外部套设有海绵垫(22;32;42);所述鼻腔部件(1)上设置有若干鼻部固定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鼻部固定件(12)包括支撑部(122)和黏贴部(121),所述黏贴部(121)为硅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腔部件(1)上开设有两个通气孔,每个所述通气孔外侧设置有挡片(131),所述挡片(131)通过转轴(132)旋转固定在所述鼻腔部件(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吸氧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后部吸氧管(41)通过连接件(6)与通氧管(7)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上开设有用于放置通氧管(7)的第一孔(61),还开设有两个用于放置后部吸氧管(41)的第二孔(62),且第一孔(61)与两个所述第二孔(62)分别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吸氧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后部吸氧管(41)外侧套设有尺寸调节件(5)。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垫(22;32;42)的厚度为1mm-5mm。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腔部件(1)两端设置有连接管(11),所述连接管(11)的外径等于或略大于所述前部吸氧管(21)的内径,所述连接管(11)与前部吸氧管(21)为紧密的滑动摩擦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吸氧管(21)的内径等于或略小于所述耳部固定件(31)的外径,所述前部吸氧管(21)与所述耳部固定件(31)为紧密的滑动摩擦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吸氧管(41)的内径等于或略小于所述耳部固定件(31)的外径,所述后部吸氧管(41)与所述耳部固定件(31)为紧密的滑动摩擦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红艳,未经张红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59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医内科用雾化器
- 下一篇:一种可用于内镜检查的口咽通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