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由浮动波纹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6506.9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8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博一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1/02 | 分类号: | F16L5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番禺大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 浮动 波纹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纹管膨胀节,特别是一种具有自由浮动功能的波纹管膨胀节。
背景技术
波纹管作为一种管道补偿器,以其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石油、电力、化工等工业领域。波纹管所处的工作环境分为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室外环境多指外界环境,波纹管被直接曝露在空气中,或安装在地下或水中。波纹管安装在水中时,易受水中环境影响而受腐蚀,常需要进行维护或更换,拆卸下来的波纹管需要用起重机等装备进行回收,而水中的工作环境较差,常有泥沙等影响回收打捞视野,增加波纹管打捞难度,使波纹管回收流程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自由浮动的波纹管,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对水中波纹管回收流程困难、繁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由浮动波纹管,包括法兰、挠性部件、耳板、导流筒、气囊环;所述法兰包括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挠性部件为U型波纹状;所述耳板包括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所述第一耳板用于连接第一法兰和挠性部件,所述第二耳板用于连接第二法兰和挠性部件;所述导流筒套在波纹管内,所述导流筒包括第一导流筒、第二导流筒,所述第一导流筒一端与第一法兰相连,所述第一导流筒另一端与第二导流筒一端在波纹管内部同轴间隙套合;所述气囊环包括第一气囊环和第二气囊环,所述第一气囊环安装在第一耳板外侧,所述第二气囊环安装在第二耳板外侧,所述气囊环包括外壳、密封带、气囊、气体发生器和启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为聚酰胺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波纹管还包括外部防护罩,所述外部防护罩安装在耳板上,所述外部防护罩包括第一防护罩、第二防护罩,所述第一防护罩与第二防护罩同轴间隙套合。
进一步地,所述外部防护罩与挠性部件之间设有防水密封圈,所述防水密封圈紧密包袱在挠性部件外侧。
进一步地,防水密封圈为防腐硅胶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波纹管上设置气囊环结构,使波纹管具有自由浮动的功能。当水下波纹管受损而被更换后,可启动废弃波纹管的气囊,使波纹管浮出水面,降低波纹管打捞难度,减少波纹管的回收流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囊环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由浮动波纹管,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法兰、挠性部件3、耳板、导流筒、气囊环;所述法兰包括第一法兰1和第二法兰2;所述挠性部件3为U型波纹状;所述耳板包括第一耳板4和第二耳板5,所述第一耳板4用于连接第一法兰1和挠性部件3,所述第二耳板2用于连接第二法兰5和挠性部件3;所述导流筒套在波纹管内,所述导流筒包括第一导流筒6、第二导流筒7,所述第一导流筒6一端与第一法兰1相连,所述第一导流筒6另一端与第二导流筒7一端在波纹管内部同轴间隙套合;所述气囊环包括第一气囊环和第二气囊环,所述第一气囊环安装在第一耳板4外侧,所述第二气囊环安装在第二耳板5外侧,所述气囊环包括外壳11、密封带15、气囊12、气体发生器13和启动装置14。
其中,气囊环的外壳11与密封带15紧密连接,密封包裹在气囊12外侧,使气囊12在隔绝水的环境下进行保存。气囊环的外壳11与密封带15之间的连接在内部产生压力时会断裂。启动装置14外侧设有保护壳,防止因误触导致启动装置14意外启动。气体发生器13气体产生口与气囊12紧密连接,气体发生器13所产生的气体能够通过气体产生口充入气囊12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博一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博一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65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空调排气组件
- 下一篇:管道保温防冻远程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