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引流线的压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7630.7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3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余厚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志胜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姜庆梅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工具,具体是一种高压引流线的压弯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冬季配电线路施工中,高压导线绝缘表皮因气温低,极易导致表皮硬化,如果长度过短,维修工人很难将其压弯,尤其是将高压导线引流线接往变台高压刀闸之间,但引流线表皮硬度过高,压弯连接费时费力,并且高压线的连接操作一般都是在高处作业,一般所使用的工具没有固定的地方,不方便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引流线的压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引流线的压弯装置,包括连接板和支撑半管;所述连接板设置有支柱、U形架、转销、转筒、插线筒、活动杆、防滑螺纹、条形穿口、U形支柱、固定筒、螺栓、扣槽和工具槽;所述支柱垂直设置在连接板上端面的中间位置;所述U形架的横杆中点位置固接在支柱的上端头处且U形架的开口向上;所述转销有两个,分别垂直穿过U形架左右侧杆上端的内侧壁且两个转销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转筒固接在两个转销之间且转销与转筒相互垂直;所述插线筒固接在转筒后端的上侧壁处且插线筒的轴线与转筒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活动杆从转筒的前端面垂直插入;所述U形支柱的左右侧杆垂直固接在连接板上端面后侧边的中间位置;所述固定筒固接在U形支柱横杆的中间位置且固定筒的轴线与水平位置的插线筒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螺栓垂直穿过固定筒上侧壁的中点位置;所述扣槽设置在连接板上端面右侧的中间位置;所述工具槽设置在连接板上端面左侧位置;所述支撑半管设置有扣环、绑带和抓柄;所述支撑半管水平固接在连接板下端面的中间位置且支撑半管的开口朝下;所述扣环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支撑半管下端面右侧边的前后两端;所述绑带有两条,两条绑带的一端分别固接在支撑半管下端面左侧边的前后两端;所述抓柄设置在支撑半管的后端面的上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杆的前段环绕设置有防滑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条形穿口设置在连接板后半段的中间位置,处于支柱所在的前后走向中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转筒绕转销自由转动;插线筒便于引流线穿过任意长度,再向上转动转筒的端头,使得引流线弯曲,从而便于电工进行线路的连接;活动杆便于延伸转筒的长度,根据杠杆定理,增长了力臂,达到了省力的效果;防滑螺纹用于增加活动杆侧壁的摩擦力,便于电工握紧活动杆;条形穿口便于转筒的后端头穿过,从而增大了转筒的转动幅度;固定筒便于引流线穿过,从而固定住引流线的一点,便于电工压弯引流线;螺栓用于压紧穿过固定筒的引流线;扣槽便于电工用手提着整个装置;工具槽用于放置电工检修时所使用的工具,便于随手拿放;当电工在高处使用压弯装置时,将支撑半管框在手臂以及大腿上,从而支撑起连接板,便于进行压线操作;当支撑半管框在大腿上时,将绑带的活动端绑在扣环上,从而使得支撑半管固定在大腿上;当支撑半管框在手臂上时,抓柄便于电工用手抓住扶稳连接板,从而便于进行压线操作;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好,实用性强,充分展现了现代化工具的特点,发展前景十分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高压引流线的压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高压引流线的压弯装置中支撑半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高压引流线的压弯装置中转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板,2-扣槽,3-扣环,4-U形支柱,5-固定筒,6-螺栓,7-条形穿口,8-工具槽,9-插线筒,10-U形架,11-转筒,12-支柱,13-活动杆,14-防滑螺纹,15-支撑半管,16-绑带,17-抓柄,18-转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志胜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志胜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76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组件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主动式早期放电避雷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