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培养方式生物培养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7888.7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2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康志强;陈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正江现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养 方式 生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培养方式生物培养箱,属于培养箱领域。
背景技术
培养箱是全新无氟设计,国际品牌压缩机和循环风机,超大液晶屏,操作方便,效率高、能耗低。不仅促进节能,而且使用寿命长,可将噪声降至更低限度,与传统低温设备相比,降温时间减少40%以上。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20617808.4的一种多功能微生物培养箱,包括箱体、恒温培养箱、低温培养箱和负压培养箱,所述箱体上设有恒温培养箱控制器、低温培养箱控制器和负压培养箱控制器,所述恒温培养箱控制器、低温培养箱控制器和负压培养箱控制器上均设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所述恒温培养箱包括第一箱门和加热装置,所述第一箱门上设有观察镜,所述第一箱门通过铰链和箱体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在箱体内部,且位于恒温培养箱后端,所述低温培养箱包括第二箱门和制冷装置,所述恒温培养箱、低温培养箱和负压培养箱内部均设有保温层和紫外线灭菌灯。该培养箱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培养箱的各种条件不受外界影响,可以在多种环境下培养微生物。但是该生物培养箱没有吸盘,不可以在使用时固定于桌面上,容易被打翻。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培养方式生物培养箱,其结构包括上盖、上盖铰链、试管托网、托网边框、培养槽体、控制面板、机体、散热孔、吸盘,所述上盖通过上盖铰链与培养槽体活动连接,所述试管托网设于托网边框内部,所述托网边框设于培养槽体上方,所述控制面板设于机体上方,所述培养槽体设于机体上方,所述散热孔设于机体侧面,所述吸盘设于机体底部,所述试管托网设有试管网孔,所述试管网孔设于试管托网表面,所述吸盘设有吸盘固定杆、吸盘碗体、吸盘拉边,所述吸盘固定杆设于吸盘碗体上方,所述吸盘拉边设于吸盘碗体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设有显示屏、上调键、确认键、返回键、下调键、开关键。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设于上调键上方,所述确认键设于返回键左侧。
进一步的,所述下调键设于上调键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键设于返回键右侧。
进一步的,所述试管网孔设有24个。
进一步的,所述吸盘设有4个。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培养方式生物培养箱,通过设有吸盘,实现了该生物培养箱可以在使用时固定于桌面上,不容易被打翻。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培养方式生物培养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试管托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盖-1、上盖铰链-2、试管托网-3、托网边框-4、培养槽体-5、控制面板-6、机体-7、散热孔-8、吸盘-9、试管网孔-30、吸盘固定杆-90、吸盘碗体-91、吸盘拉边-92、显示屏-60、上调键-61、确认键-62、返回键-63、下调键-64、开关键-6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培养方式生物培养箱,其结构包括上盖1、上盖铰链2、试管托网3、托网边框4、培养槽体5、控制面板6、机体7、散热孔8、吸盘9,所述上盖1通过上盖铰链2与培养槽体5活动连接,所述试管托网3设于托网边框4内部,所述托网边框4设于培养槽体5上方,所述控制面板6设于机体7上方,所述培养槽体5设于机体7上方,所述散热孔8设于机体7侧面,所述吸盘9设于机体7底部,所述试管托网3设有试管网孔30,所述试管网孔30设于试管托网3表面,所述吸盘9设有吸盘固定杆90、吸盘碗体91、吸盘拉边92,所述吸盘固定杆90设于吸盘碗体91上方,所述吸盘拉边92设于吸盘碗体91侧面,所述控制面板6设有显示屏60、上调键61、确认键62、返回键63、下调键64、开关键65,所述显示屏60设于上调键61上方,所述确认键62设于返回键63左侧,所述下调键64设于上调键61下方,所述开关键65设于返回键63右侧,所述试管网孔30设有24个,所述吸盘9设有4个。
所述显示屏60可视角度左右对称,而上下则不一定对称。当背光源的入射光通过偏光板、液晶及取向膜后,输出光便具备了特定的方向特性,也就是说,大多数从屏幕射出的光具备了垂直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正江现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正江现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78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学微生物样本处理检验台
- 下一篇:一种分离核酸的试剂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