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音频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8173.3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6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徐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健伟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B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2846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音频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频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音频线无论是正极线还是负极线,都是一根铜线或是若干根细小的铜丝构成,线体结构一致。这种音频线传送的乐感质量一般,声音透澈性不够,高低音层次及节奏感区别不明显,立体声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音频线,所述音频线传输的乐感厚重,声音透澈性高,高低音层次及节奏感分明,环绕声明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音频线,包括线体和两个连接头,连接头分正极和负极,线体分正极线与负极线,正极线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连接头的正极,负极线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连接头的负极;所述正极线由I段线,II段线,III段线与IV段线依次连接构成;I段线包含一根单支粗铜线与一根支线;所述支线由两根相互之间无绝缘层的单支铜线构成,支线外有绝缘层,两端分别导通连接在所述单支粗铜线轴向的不同位置;II段线由相互之间无绝缘层的七根单支铜线构成;III段线为一根单支细铜线;IV段线由七根相互之间有绝缘层的单支铜丝构成;I段线单支粗铜线的径向截面积分别大于II段线、III段线与IV段线的铜线或铜丝的总径向截面积;IV段线的长度分别大于I段线、II段线与III段线的长度。负极线可以为现有的常用的负极线。
作为进一步改进,负极线由四条相互之间有绝缘层的分线构成,每条分线内包含七条相互之间无绝缘层的单支铜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音频线去掉线体外绝缘层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音频线去掉线体外绝缘层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音频线去掉线体外绝缘层的B-B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音频线去掉线体外绝缘层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该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音频线,包括线体和两个连接头,连接头为现有技术的普通的音频线连接头即可。连接头分正极和负极,线体分正极线1与负极线2,正极线1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连接头的正极,负极线2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连接头的负极;正极线1由I段线11,II段线12,III段线13与IV段线14依次连接构成,连接处可以是焊接或扭结等连接方式,只要保证接头处导电性良好即可。I段线11包含一根单支粗铜线111与一根支线112;所述支线112由两根相互之间无绝缘层的单支铜线构成,支线112外有绝缘层,当然作为另一种绝缘方式,也可以单支粗铜线111外设置绝缘层,或是单支粗铜线111与支线112外表面分别设置绝缘层;支线112两端分别导通连接在所述单支粗铜线111轴向的不同位置;II段线12由相互之间无绝缘层的七根单支铜线构成;III段线13为一根单支细铜线;IV段线14由七根相互之间有绝缘层的单支铜丝构成;I段线11单支粗铜线111的径向截面积分别大于II段线12、III段线13与IV段线14的铜线或铜丝的总径向截面积;IV段线14的长度分别大于I段线11、II段线12与III段线13的长度。负极线2可以为现有的常用的负极线。作为一种效果更好的实施方式,负极线2可以由四条相互之间有绝缘层的分线21构成,每条分线21内包含七条相互之间无绝缘层的单支铜线。为了获得好的导电性及延展性,上述正极线与负极线的铜线或铜丝优先选用紫铜,但也可以选用导电性良好的其它合金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健伟,未经徐健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81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