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高效灭蚊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8209.8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7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董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江海区格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高效 灭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蚊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高效灭蚊灯。
背景技术
蚊子,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球约有3000种。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通常雌性以血液作为食物,而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主。除南极洲外各大陆皆有蚊子的分布。其中,以按蚊属、伊蚊属和库蚊属最为著名。
在炎热的夏季,蚊虫尤其多。人们通常采用传统的蚊香杀虫方式来驱赶并杀死蚊虫。然而,传统的蚊香杀虫方式杀虫效率不高,有异味,且杀虫后蚊虫尸体处理不方便。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一种立式高效灭蚊灯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立式高效灭蚊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式高效灭蚊灯,包括底座和第一壳体,所述底座和第一壳体均为中空结构,且第一壳体位于底座的顶部上方,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底座内部连通的支撑杆,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一壳体内部连通,且支撑杆固定安装在第一通孔内,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下接线板和上接线板,所述上接线板位于支撑杆的顶部,所述上接线板和下接线板之间连接有多个诱蚊灯,所述下接线板的底部下方连接有固定在支撑杆上的接线块,所述接线块上固定套装有电击网,所述电击网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壳体顶部上方的灯罩,所述电击网位于第一壳体内,且接线块、下接线板、电击网、诱蚊灯和上接线板均位于电击网内。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接线块、下接线板和上接线板均为中空结构,且接线块、下接线板、和上接线板均与支撑杆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电源接入口,且支撑杆、接线块、下接线板和上接线板内设有电源连接线,且电源连接线均与电源接入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蚊虫收集袋,且第一壳体的底部设有位于蚊虫收集袋正上方的漏蚊口,漏纹口与第一壳体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四周设有防蚊百叶,且诱蚊灯的个数为六个,且诱蚊灯环绕支撑杆等距离分布。
优选的,所述灯罩的最大直径大于防蚊百叶最大直径。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诱蚊灯可以诱惑蚊虫;设置的电击网能电晕并杀死蚊虫;设置的防蚊百叶能让蚊虫只进不出,可以防止蚊虫逃离;设置的漏蚊口和蚊虫收集袋方便使用者清理蚊虫;相对于传统的蚊香杀虫方式,本实用新型杀虫更高效,且无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立式高效灭蚊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立式高效灭蚊灯的正视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电源接入口、3支撑杆、4蚊虫收集袋、5第一壳体、6接线块、7下接线板、8电击网、9诱蚊灯、10灯罩、11上接线板、12防蚊百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立式高效灭蚊灯,包括底座1和第一壳体5,底座1和第一壳体5均为中空结构,且第一壳体5位于底座1的顶部上方,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底座1内部连通的支撑杆3,第一壳体5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一壳体5内部连通,且支撑杆3固定安装在第一通孔内,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下接线板7和上接线板11,上接线板11位于支撑杆3的顶部,上接线板11和下接线板7之间连接有多个诱蚊灯9,下接线板7的底部下方连接有固定在支撑杆3上的接线块6,接线块6上固定套装有电击网8,电击网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壳体5顶部上方的灯罩10,电击网8位于第一壳体5内,且接线块6、下接线板7、电击网8、诱蚊灯9和上接线板11均位于电击网8内,支撑杆3、接线块6、下接线板7和上接线板11均为中空结构,且接线块6、下接线板7、和上接线板11均与支撑杆3内部连通,底座1上设有电源接入口2,且支撑杆3、接线块6、下接线板7和上接线板11内设有电源连接线,且电源连接线均与电源接入口2连接,支撑杆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蚊虫收集袋4,且第一壳体5的底部设有位于蚊虫收集袋4正上方的漏蚊口,漏纹口与第一壳体5内部连通,第一壳体5的四周设有防蚊百叶12,且诱蚊灯9的个数为六个,且诱蚊灯9环绕支撑杆3等距离分布,灯罩10的最大直径大于防蚊百叶12最大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江海区格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江海区格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82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