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真空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8791.8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9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梁振进;陈岳军;何炽灵;朱冠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型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22 | 分类号: | F16K3/22;F16K31/1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25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真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阀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动真空阀。
背景技术
在现代压铸生产中,真空压铸是一门重要的工艺手段,真空压铸是通过在压铸过程中抽除压铸模具型腔内的气体而消除或显著减少压铸件内的气孔和溶解气体,从而提高压铸件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但真空阀的高故障率和过长的维护时间制约了真空压铸的使用和发展。
现在市面上实用的真空阀的阀芯与活塞采用的是弹簧联动结构,造成了真空阀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使得装配和维护较为困难。同时抽气通道与活塞的活动路径相同,在使用过程中,弹簧在高温条件下易损坏,需经常更换,抽气通道积累的油泥会限制活塞的运动,造成真空阀的堵塞,因此需要经常拆下清理,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真空阀,能够提高真空阀工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动真空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有进气口与能够连接负压源的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连通并构成抽气通道,所述阀体内设有与抽气通道连通的开关通道,所述开关通道内设有阀芯与活塞,所述活塞在气体驱动下与开关通道的壁滑动相连,所述阀芯插装在活塞的端部,所述抽气通道内与开关通道相交位置设有控制通道,所述阀芯上设有开关部,所述开关部处于抽气通道与开关通道相交位置,开关部在阀芯滑动过程中控制控制通道导通或封堵,从而导通或隔离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阀芯上设有能够隔离活塞与抽气通道的隔离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包括固定相连的活塞部与连接部,所述活塞部与开关通道的壁滑动相连,所述活塞部与开关通道的壁密封连接,所述阀芯插装在连接部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体上设有第一进气通道与第二进气通道,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与第二进气通道分别与开关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与第二进气通道分别通至活塞部的两个端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通道内设有密封盖板,所述密封盖板上设有凹口,所述连接部与密封盖板滑动相连,所述连接部的侧壁与凹口的壁密封连接,所述凹口的壁上设有防尘环与密封环。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部在封堵控制通道时与控制通道的壁通过斜面配合。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通道上与抽气通道相交位置设有阀芯司套,所述阀芯滑动连接在阀芯司套内,所述控制通道设在阀芯司套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体上还设有第三进气通道,所述第三进气通道与抽气通道连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体上还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连通并构成冷却通道。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体上设有固定螺丝,所述固定螺丝上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两端分别贴靠阀体与固定螺丝的端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气口上设有负压源连接管,所述负压源连接管内设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阀芯与活塞设置为整体结构替代以往的弹簧联动结构,提高了阀芯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将活塞与抽气通道隔离起来,提高了真空阀在恶劣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延长了真空阀的维护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阀体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阀体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阀体阀芯与活塞连接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进气通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斜面配合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阀芯司套安装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冷却通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阀体外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气动真空阀,如图1所示,包括阀体1,阀体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上板块13、中板块14、下板块15,阀体1上设有进气口16与能够连接负压源的出气口17,出气口17位于中板块14的左侧面,进气口16由中板块14的右侧面与上板块13的右侧面围成,进气口16与出气口17连通并构成抽气通道11,抽气通道11的一部分在中板块14内部,另一部分由中板块14与上板块13围成。阀体1内设有与抽气通道11连通的开关通道12,抽气通道11内与开关通道12相交位置设有控制通道111,控制通道111即图中抽气通道11上的转折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型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型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87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