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结构及塑胶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9598.6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7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刘一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百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结构 塑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具结构及塑胶件。
背景技术
目前,塑胶件本身外观面要求很高,不能有任何的进胶残留,而且塑胶件装配外观不能留有明显的刮手披锋,尤其如图1所示的半圆球型塑胶件,如果采用正装潜斜顶进胶,虽然能实现进胶,由于斜顶头运动方向是线性的,不是弧形的,所以采取该方案顶出时斜顶头会直接铲胶,导致塑胶件废掉。在相关技术中,这种半圆球型塑胶件的模具结构中的进胶结构为将浇口直接设置在塑胶件的非外观面上,或做一段冷胶凸起,将浇口直接点在冷胶的突出面上,但是以上两种模具的进胶结构应用起来结构繁琐而且模具稳定性差,提高了塑胶件的废品率及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模具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塑胶件。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结构,包括:动模板、斜顶头和热流道;斜顶头安装于动模板上,用于顶起塑胶件,使塑胶件脱模;热流道倒置于斜顶头下方,与型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模具结构,采用倒装式热流道潜斜顶头底部进胶,将热流道倒置在斜顶下方,实现对塑胶件的注塑,在脱模的过程中,斜顶头将塑胶件向上顶起脱模,不会产生干涉及铲胶,有效地保证了塑胶件的成品率,确保了生产的稳定性,并且该模具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模具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模具结构还包括滑块,滑块与斜顶头相连接,位于斜顶头的侧方。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热流道位于斜顶头的下方,在注塑过程中,热流道射出的注塑原料会给斜顶头一个向上的推力,通过设置滑块并与斜顶头相连接,对斜顶起到固定的作用,防止在注塑的过程中热流道中射出的注塑原料将斜顶顶起而使注塑完成后的塑胶件产生废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斜顶头的侧面设置有凹槽;滑块靠近斜顶头的一端设置凸起,凸起嵌入凹槽中;滑块可沿水平方向滑动,以进入或离开凹槽。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斜顶头上设置凹槽与滑块上设置的凸起相配合,实现对斜顶头的固定,固定牢固可靠,有效地避免了发生滑块滑脱等现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凸起的上表面与凹槽的上表面具有间隙。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凸起的上表面与凹槽的上表面设置有间隙,确保钳工在进行斜顶头和滑块之间的合模装配时,不会产生过定位现象;并且当进胶过程中压力会传递给斜顶头,此时斜顶头受到压力冲击,固然斜顶头有滑块定位压住,但是只需要顶住斜顶头的直接受压面便足以抵消压力,所以需要设置间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间隙大于等于0.1mm,并且小于等于 0.5mm。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间隙设置为小于等于0.5mm,使得不会因为间隙过大而导致固定位置不准确;通过将间隙设置为大于等于0.1mm,使得不会因为间隙过小而导致滑块进出凹槽摩擦力过大,摩擦力过大会导致滑块运动不到位的现象,确保了配合的精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间隙为0.2mm。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间隙设置为0.2mm,有效地保证了滑块对斜顶头的固定,确保了模具在注塑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模具结构还包括:主进胶流道,主进胶流道一端与热流道连通,另一端与型腔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主进胶流道,实现流道的热转冷,便于热流道的装配,主进胶流道起到将热流道与型腔连通的作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型腔的进胶位置位于与型腔相对应的塑胶件的非外观表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进胶位置设置在型腔相对应的塑胶件的非外观表面,有效地确保了注塑完成的塑胶件的外观质量,提升了客户对塑胶件的认可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型腔的进胶位置位于与型腔相对应的塑胶件的边缘。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进胶位置设置在型腔相对应的塑胶件的边缘,便于切割主进胶流道留在塑胶件上的料棒,并且避免浇口处收缩比与其余位置不同而导致的塑胶件表面变型的现象发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胶件,通过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模具结构注塑而成,因此,该塑胶件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模具结构的全部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百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百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95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