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QPQ处理专用分层式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9677.7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7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任良炳;胥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赛飞斯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8/58 | 分类号: | C23C8/5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3 | 代理人: | 涂强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qpq 处理 专用 分层 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QPQ处理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QPQ处理专用分层式卡具。
背景技术
QPQ处理是指将黑色金属零件放入两种性质不同的盐浴中,通过多种元素渗入金属表面形成复合渗层,从而达到使零件表面改性的目的。它没有经过淬火,但达到了表面淬火的效果,因此国内外称之为QPQ。在对汽车配件或高尔夫球头等进行QPQ处理中,需要将待处理工件放入到装有盐浴的处理塔中,现有技术是:将待处理工件直接放入到处理塔中,待处理工件与盐浴充分接触,通过一定加热后实现对待处理工件的QPQ处理。但是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为:
1)待处理工件会紧贴在一起,进而导致待处理工件的表面有地方没有与盐浴接触,直接影响QPQ处理的效果,导致生产的待处理工件QPQ处理后质量不均匀,降低了待处理工件产品的成品率,浪费了大量的材料成本以及劳动成本;
2)QPQ处理后,需要将处理后的待处理工件转移,由于处理塔较大,造成处理后待处理工件寻找麻烦,转移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QPQ处理专用分层式卡具,避免因待处理工件之间紧密接触在一起而导致待处理工件表面有地方没有与盐浴接触的现象,并且方便了QPQ处理前后方便转移走待处理工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QPQ处理专用分层式卡具,包括:
下圈;
上圈,其设置于下圈的正上方;
四根立柱,所有根立柱均将下圈和下圈连接,每根立柱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插孔;
至少两层限位框,限位框能设置于所有立柱之间,且能限制放置于两相邻限位框之间的待处理工件与限位框脱离,限位框包括:圆环,圆环能卡入四根立柱中间,圆环能限制位于两相邻限位框之间的待处理工件从水平方向上滑出,圆环的内壁上固定有横跨圆环中心的横杆,横杆能限制位于两相邻限位框之间的待处理工件从竖直方向上滑出,在每个圆环上均设置有四个固位孔,每个圆环均设置有四个L型插销,每个L型插销均能穿过立柱的一插孔和圆环的一固位孔,以对圆环进行支撑;以及
悬吊件,其设置于上圈上。
优选的是,悬吊件包括:悬吊杆,悬吊杆设置在上圈上,悬吊杆与上圈活动连接,以使悬吊杆能为限位框置于立杆之间让出空间,在悬吊杆中心连接有吊环。
优选的是,悬吊杆的转动端与上圈转动连接,在上圈上设置有用于锁定悬吊杆的活动端的卡固机构,卡固机构能锁住悬吊杆的活动端,也能释放悬吊杆。
优选的是,卡固机构包括:
基座,其与一立柱的顶部垂直连接,基座上开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滑动槽;
导向杆,其设置于滑动槽内,导向杆与滑动槽远离基座连接的立柱的端部固定,导向杆以水平面平行;
滑动筒,导向杆穿过滑动筒;
卡爪,其一端与滑动筒固定连接,卡爪伸出滑动槽外,卡爪、基座以及基座连接的立柱形成用于卡入悬吊杆的卡槽,当卡爪滑动至滑动槽靠近基座连接的立柱的端部时,卡爪、基座以及基座连接的立柱能限制悬吊杆滑出卡槽;以及
第一弹簧,其一端与滑动槽远离基座连接的立柱的端部固定,其另一端与滑动筒连接,导向杆穿过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处于自然伸长长度时,卡爪能滑动至滑动槽靠近基座连接的立柱的端部。
优选的是,在基座上设置有位于滑动槽与基座连接的立柱之间的弹出机构;
具体地,弹出机构包括:
弹出柱,在基座上开设有弹出驱动腔,弹出驱动腔位于滑动槽与基座连接的立柱之间,基座上还开设有向上开口的弹出孔,弹出孔与弹出驱动腔连通,弹出柱穿梭于弹出驱动腔和弹出孔;
安装片,其与弹出柱位于弹出驱动腔内的端部连接,安装片为圆盘结构,安装片的直径大于弹出孔的直径;以及
第二弹簧,其连接于安装片与弹出驱动腔的内壁之间,第二弹簧的中心线与弹出孔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爪卡住悬吊杆时第二弹簧被压缩。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该QPQ处理专用分层式卡具,实现了将待QPQ处理的工件置于两相邻限位框之间,避免因待处理工件之间紧密接触在一起而导致待处理工件表面有地方没有与盐浴接触的现象,同时该QPQ处理专用分层式卡具的设计,使得限位框能盐浴浆液透过,也能从相邻立柱之间透过,使得待处理工件能与盐浴浆液充分接触,保证处理后的工件表面形成的层一致,保证了得到产品的质量,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降低了废品的产生,节约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赛飞斯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赛飞斯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96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铸造铝合金枕梁热处理工装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铰刀涂层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