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退火窑热排风转化种植恒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0313.0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1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亮;周玉成;刘建召;孟祥伟;刘鸿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溪玉晶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117000 辽宁省本溪***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退火 窑热排风 转化 种植 恒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能源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玻璃退火窑热排风转化种植恒温装置。
背景技术
浮法玻璃属高能耗产业,目前我国三百多条生产线中以日产平板玻璃600-1200吨为主。生产中退火窑的生产工艺是将玻璃板均匀降温,以消除玻璃板在成型过程中的机械应力和残余热应力,玻璃在退火窑内闭路热风循环区内的温度梯度由600℃降至200℃左右,依玻璃比热容的物理特性,每吨玻璃退火冷却后所释放的热值为334400KJ/h,除约20%的热值由退火窑壳体外表面散失外,均以热风形式至车间外排空,平均排风温度在250℃以上,以一条日产 800吨浮法生产线为例,每小时排空热值约为11×106KJ/h,折合标煤为410kg,常年稳定的热排放所导致的资源浪费是巨大的,且直接排放对环境也相当不利。因此,现有的退火窑排热方式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从而将热能排放有效地利用,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余热转化率高、节能绿色环保的玻璃退火窑热排风转化种植恒温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玻璃退火窑热排风转化种植恒温装置,包括玻璃退火窑的外排风管和种植大棚,所述种植大棚内设有架空管网,种植大棚与外排风管之间设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上设有蒸汽发生器和蒸汽加热管,换热器的入口端与外排风管连接,换热器的出口端设有风机;所述蒸汽发生器通过管路分别连接外部水源和蒸汽加热管,蒸汽加热管通过管路连接架空管网。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种植大棚外设有蓄热池,种植大棚内设有预埋管网,蓄热池与预埋管网之间连接有往复管路,且往复管路上设有驱动泵;所述蓄热池通过管路与外部水源连接,且风机的输出端口埋设于蓄热池内。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架空管网上设有若干压力阀喷口。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架空管网可与喷灌、滴灌管网兼容。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蒸汽发生器上设有循环换热管,循环换热管固设于换热器内。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换热器内设有预热管,预热管通过管路分别连接蒸汽发生器和外部水源,蒸汽发生器上设有液位检测器,预热管与循环换热管分别通过管路连接排污管。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玻璃退火车间的热排风进入换热器内,产生热蒸汽输送到种植大棚内,通过架空管网调节棚内温度,可满足种植需求,且冷凝水可直接转化为灌溉水,从而有效提高能源转化利用率,提升科学种植效率,减少热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外排风管;2、换热器;3、蒸汽发生器;4、预热管;5、外部水源;6、蒸汽加热管;7、排污管;11、架空管网;12、预埋管网;13、压力阀喷口;14、蓄热池;15、往复管路;16、驱动泵;21、风机;31、循环换热管;32、液位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玻璃退火窑热排风转化种植恒温装置,包括玻璃退火窑的外排风管1和种植大棚,所述种植大棚内设有架空管网11,种植大棚与外排风管1之间设有换热器2,所述换热器2上设有蒸汽发生器3和蒸汽加热管6,换热器2的入口端与外排风管1连接,换热器2的出口端设有风机21;所述蒸汽发生器3通过管路分别连接外部水源5和蒸汽加热管6,蒸汽加热管6通过管路连接架空管网11;所述玻璃退火窑产生的退火热能在风机21的抽离作用下进入换热器2内,为了克服热能传输的衰减问题,热排风加热蒸汽发生器3内的水产生蒸汽再进入蒸汽加热管6再加热,从而实现远距离传送到种植大棚的目的,高温蒸汽通过架空管网11输出到各种植大棚内以提高棚内温度。
所述种植大棚外设有蓄热池14,种植大棚内设有预埋管网12,蓄热池14与预埋管网 12之间连接有往复管路15,且往复管路15上设有驱动泵16;所述蓄热池14通过管路与外部水源5连接,且风机21的输出端口埋设于蓄热池14内;所述换热器2内的热排风经过了二次换热后再次输送到蓄热池14内,蓄热池14的水经过加热后在预埋管网12内循环,从而提高种植大棚内的土壤层温度。
所述架空管网11上设有若干压力阀喷口13,架空管网11可与喷灌、滴灌管网兼容,高温蒸汽通过压力阀喷口13输出到大棚内,架空管网11通过与喷灌、滴灌系统的并联,从而实现管网公用以降低改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溪玉晶玻璃有限公司,未经本溪玉晶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03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