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焊口内部充气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0560.0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9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会杰;王海波;孙需战;邢双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1 | 代理人: | 郭乃凤 |
地址: | 450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部 充气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保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焊口内部充气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管道一般是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焊接时若管道内存在空气则易引起焊缝根部缺陷,而若管道焊口内部充气保护不好,则焊缝背面容易氧化,以往充气保护装置采用纸板或可溶纸、胶水、胶带等材料对焊口内部进行充气保护,但焊口内部空气不易排空,置换时间长,保护气体含量不易达到规定,从而使充气时气量消耗大;若在施工长管线时,则管线内焊口充气保护封闭材料不易取出,造成管道内部清洁度差;若采用整根管道充气保护,气量使用量过大;现在也有使用不打水压的管道,不锈钢管道及其他特殊管道,不锈钢管道应用一般为仪用压缩空气与油系统,要求内部清洁度高,且打压水质要求高,成本高,可溶纸及纸板在该类管道内不易使用,不可重复使用,需求耗材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对管道焊口位置进行充气保护,保证焊口焊接质量的焊口内部充气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焊口内部充气保护装置,包括软管和密封气囊,所述软管包括第一抽真空软管、第一气囊充放气软管、第一充保护气软管、第二抽真空软管、第二气囊充放气软管、第二充保护气软管和连接软管,所述第一抽真空软管左端通过第一活接头与所述第二抽真空软管连接,右端为抽真空接口,所述第一气囊充放气软管左端通过第二活接头与所述第二气囊充放气软管连接,右端为气囊充放气接口,所述第一充保护气软管左端通过第三活接头与所述第二充保护气软管连接,右端为充保护气接口,所述第一抽真空软管、第一气囊充放气软管和第一充保护气软管上分别设置有抽真空接口阀门、气囊充放气接口阀门和充保护气接口阀门,所述第二抽真空软管穿过所述密封气囊的一侧,所述第二充保护气软管与所述第二抽真空软管平行穿过所述密封气囊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气囊充放气软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抽真空软管和所述第二充保护气软管的中间且左端与所述密封气囊连接,所述连接软管设置在所述密封气囊上与所述第二气囊充放气软管对应的一侧,所述连接软管左端设置有丝扣接头和丝扣堵头。
所述第一活接头包括接头一和接头二,接头一与所述第一抽真空软管连接,接头二与所述第二抽真空软管连接,接头一和接头二相匹配,所述第二活接头包括接头三和接头四,接头三与所述第一气囊充放气软管连接,接头四与所述第二气囊充放气软管连接,接头三和接头四相匹配,所述第三活接头包括接头五和接头六,接头五与所述第一充保护气软管连接,接头六与所述第二充保护气软管连接,接头五和接头六相匹配。
所述密封气囊由橡胶材质制作,所述第二抽真空软管、第二气囊充放气软管和第二充保护气软管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抽真空软管、第二气囊充放气软管和连接软管也相互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管道焊口位置进行充气保护,使充气量达到规定标准,保证焊口焊接完成后,焊口经外观检验100%合格、RT检验合格率为100%,且焊后清理十分方便。
2、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保护气体的使用,从而降低成本,另外保护气体排放量少的情况下,还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3、本实用新型中密封气囊的设置,能够使本装置重复利用,易于回收,且能够保证管道内部的清洁度;适用范围广,对于异形件也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焊口内部充气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管道焊接时进行单侧充气保护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管道焊接时进行双侧充气保护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参见图1,图2和图3:图中,1-密封气囊,2-第一抽真空软管,3-第一气囊充放气软管,4-第一充保护气软管,5-第二抽真空软管,6-第二气囊充放气软管,7-第二充保护气软管,8-抽真空接口,9-气囊充放气接口,10-充保护气接口,11-抽真空接口阀门,12-气囊充放气接口阀门,13-充保护气接口阀门,14-接头一,15-接头二,16-接头三,17-接头四,18-接头五,19-接头六,20-连接软管,21-丝扣接头,22-丝扣堵头,23-管道,24-专用胶带,25-保护气室,26-堵头,27-焊口,28-中间连接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05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