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清洗循环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2991.0 | 申请日: | 2017-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9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延国;杨安国;李树明;付余;余华峰;王新兵;谢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老兵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1/04 | 分类号: | B08B11/04;B01D29/03;B01D29/31;B01D29/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清洗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清洗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玻璃清洗循环水装置。
背景技术
平面镜是由化学镀银的方法,在平板玻璃表面沉积一层银膜而制成的。它的化学原理是银离子在有机物的还原性基团作用下以金属银结晶析出;为了获得细致光亮的银膜,必须控制好银的析出和沉积速度;普通镜子的镜面呈银白色;制作镜子时,在镜面上析出少量银,然后在银膜上复涂一层彩色涂料,就得到彩色镜子;选用透明的有色平面玻璃进行通常的银镜反应,能得到另一种彩色镜子。
其加工之前需要将大玻璃按规格裁好后,先用自来水冲洗正反两面,然后将铁红粉带水涂在要镀的一面,待干后擦去铁红粉,水洗干净,再用微量的氯化锡溶液擦洗玻璃要镀的面,洗后用水冲净残余的氯化亚锡,其中在冲洗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因此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玻璃清洗循环水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在冲洗废水接水箱上连接废水回收箱,废水回收箱内部设置第一过滤网结构和第二过滤网结构,可以有效的过滤掉80%的异物,最后再通过微过滤管将废水回收箱处理后的水进行浓缩后回流到废水回收箱进水位置,同时将微过滤管处理后的净水输送到水箱内,零废水排放,过滤效率高,且过滤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玻璃清洗循环水装置,包括玻璃输送装置、废水回收箱、微过滤管和水泵二,所述的玻璃输送装置上方设有冲洗喷头、下方设有接水箱,所述的冲洗喷头通过水泵一连接有水箱,所述的废水回收箱上部设有与其连通的接水仓、侧方设有与其连通的缓冲箱,所述的接水仓上方通过管道与接水箱连接、且底部与废水回收箱连接位置设有第一过滤网结构,所述的废水回收箱内部位于与缓冲箱连通位置设有第二过滤网结构,所述的缓冲箱底部通过水泵二与微过滤管连接,所述的微过滤管上设有污水口和净水口,所述的污水口通过管道与接水仓上部连接,所述的净水口与水箱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废水回收箱内部位于第一过滤网结构下方设有倾斜的导流板。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过滤网结构为直角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微过滤管设置在水箱上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玻璃清洗循环水装置,在冲洗废水接水箱上连接废水回收箱,废水回收箱内部设置第一过滤网结构和第二过滤网结构,可以有效的过滤掉80%的异物,最后再通过微过滤管将废水回收箱处理后的水进行浓缩后回流到废水回收箱进水位置,同时将微过滤管处理后的净水输送到水箱内,零废水排放,过滤效率高,且过滤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实例,在为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所为任何改进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玻璃清洗循环水装置,包括玻璃输送装置1、废水回收箱5、微过滤管8和水泵二71,所述的玻璃输送装置1上方设有冲洗喷头2、下方设有接水箱3,所述的冲洗喷头2通过水泵一21连接有水箱4,所述的废水回收箱5上部设有与其连通的接水仓6、侧方设有与其连通的缓冲箱7,所述的接水仓6上方通过管道与接水箱3连接、且底部与废水回收箱连接位置设有第一过滤网结构51,所述的废水回收箱内部位于与缓冲箱连通位置设有第二过滤网结构53,所述的缓冲箱7底部通过水泵二71与微过滤管8连接,所述的微过滤管8上设有污水口81和净水口82,所述的污水口81通过管道与接水仓6上部连接,所述的净水口82与水箱4连接;所述的废水回收箱5内部位于第一过滤网结构51下方设有倾斜的导流板52;所述的第二过滤网结构53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有效的增大了过滤网与水流的接触面积、三角形斜波上可以聚集异物;所述的微过滤管设置在水箱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老兵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老兵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29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布复合材料修复加固地下圆形大管道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万向柔性吸气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