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通路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4540.0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2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钢;闫亮;王惠坚;牟凯;于明;单建锡;燕庆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美琳达再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7107 | 代理人: | 罗文远 |
地址: | 25709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路 蒸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用蒸发器,特别涉及一种双通路蒸发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源热泵机组的蒸发器为单通路蒸发器,蒸发器内所有铜管输送冷媒,吸收流经蒸发器的空气的热量,单通路蒸发器采用冷媒换向化霜。蒸发器结霜时热泵机组制热能力下降,当蒸发器结霜到一定程度时,四通换向阀切换到制冷工况运行,对蒸发器加热,达到化霜的目的。环境温度低且空气湿度较大时,蒸发器结霜严重,热泵机组频繁化霜,对采暖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双通路蒸发器,蒸发器内部设计两条独立运行的通路,一条通路输送冷媒,用于吸收流经蒸发器的空气的热量,另外一条通路输送加热后的防冻液,用于蒸发器化霜。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蒸发器主体、冷媒进管、冷媒管、冷媒出管,所述蒸发器主体内布设有多组冷媒管,冷媒管的一侧连接冷媒进管,另一侧连接冷媒出管,形成冷媒吸热通路,在蒸发器主体内安设有多个化霜管,化霜管的一侧连接化霜进管,另一侧连接化霜出管,形成独立的化霜通路。
上述的化霜通路非均匀的布置在蒸发器中,在蒸发器下部的化霜管布置密度大于上部的布置密度。
上述的化霜管倾斜的设置在蒸发器主体内。
上述的化霜管的外侧设有散热翅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单独化霜管,与冷媒管相对独立,化霜系统与采暖系统相互独立,严寒地区化霜更可靠,也避免了采暖效果被影响的问题;另外,化霜通路非均匀的布置在蒸发器中,蒸发器中下部的化霜通路布置密度大于上部,可以防止上部冷凝水在蒸发器下部结霜,提高了化霜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蒸发器主体1、冷媒进管2、冷媒管3、冷媒出管4、化霜进管5、化霜管6、化霜出管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包括蒸发器主体1、冷媒进管2、冷媒管3、冷媒出管4,所述蒸发器主体1内布设有多组冷媒管3,冷媒管3的一侧连接冷媒进管2,另一侧连接冷媒出管4,形成冷媒吸热通路;在蒸发器主体1内安设有多个化霜管6,化霜管6的一侧连接化霜进管5,另一侧连接化霜出管7,形成独立的化霜通路。
其中,化霜通路非均匀的布置在蒸发器中,在蒸发器下部的化霜管6布置密度大于上部的布置密度,可以有效防止冷凝水在蒸发器下部结霜。
上述的化霜管6倾斜的设置在蒸发器主体1内,上述的化霜管6的外侧设有散热翅片,热量通过化霜管附近的散热翅片传递,达到化霜的目的。
其工作流程为:
正常工作时,冷媒通过冷媒进管2进入蒸发器内的冷媒管3,冷媒管通过翅片吸收流经蒸发器的空气中的热量,然后汇集到冷媒出管4流出蒸发器;此时,化霜通路不工作。
到达化霜条件后,冷媒通路停止工作,防冻液通过化霜进管5进入蒸发器内的化霜管6,热量通过化霜管附近的翅片传递,达到化霜的目的,然后汇集到化霜出管7流出蒸发器;化霜完成后,化霜通路停止工作。
化霜过程中,从蒸发器上部翅片流下的冷凝水进入蒸发器的中下部,增加蒸发器下部的化霜压力。蒸发器中下部化霜管的密度大于上部,可以有效防止冷凝水在蒸发器下部结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美琳达再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美琳达再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45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