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4576.9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2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海明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生产 中的 废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工业废水包括生产废水、生产污水及冷却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这些工业废水对环境具有很大的污染,所以不能直接被排入到外界,需要经过特殊的处理。
现有的工业废水处理装置设计都比较简单,污水处理能够差,处理效果不好,且经常出现污水处理不达标的现象,这些问题对环境有极大的危害。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进口、格栅过滤装置和物化絮凝池,所述格栅过滤装置的左端连接污水进口,所述格栅过滤装置的右端连接物化絮凝池,所述物化絮凝池的上端设置有加药箱,所述物化絮凝池的右端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右端连接有第一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右端连接有厌氧水解池,所述厌氧水解池的右端连接有好氧曝气池,所述好氧曝气池的下端连接有第二沉淀池,所述第二沉淀池的左端连接有污泥浓缩池,所述污泥浓缩池的左端连接有污泥脱水装置,且所述第一沉淀池的下端连接污泥浓缩池,所述好氧曝气池的右端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下端连接有砂滤池,所述砂滤池的左端连接有活性炭过滤装置,所述活性炭过滤装置的左端连接有消毒装置,所述消毒装置的左端连接有排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性炭过滤装置内设置有颗粒活性炭。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消毒装置采用紫外线进行杀菌消毒。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药箱内设置有絮凝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简单合理,使用起来操作方便快捷,实用性很高,本系统在进行废水处理时,首先在格栅过滤装置的作用下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然后在物化絮凝池内加入药物使水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粒子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然后在水泵的作用下,污水进入第一沉淀池,经过沉淀之后污泥进入下端的污泥浓缩池,沉淀之后的污水进入厌氧水解池,厌氧水解池内利用厌氧菌的作用,使有机物发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好氧曝气池的作用是让活性污泥进行有氧呼吸,进一步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提高了去除污染物的功能,本分解之后的污泥进入到第二沉淀池,沉淀之后的污泥进入到污泥浓缩池,经过浓缩之后的污泥在污泥脱水装置脱水之后被排出,从好氧曝气池内出来的污水进入到砂滤池内,砂滤池能够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然后活性炭过滤装置能够去除水中有色有味的物质,可以提升水的质量,最后经过消毒装置消毒之后被排出,本装置设置有多级污水处理装置,每一级都具有不同的处理功能,分步骤的过滤掉水中的污染物,避免水资源被污染,具有很好的环保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污水进口、2-格栅过滤装置、3-物化絮凝池、4-加药箱、5-水泵、6-第一沉淀池、7-厌氧水解池、8-好氧曝气池、9-第二沉淀池、10-污泥浓缩池、11-污泥脱水装置、12-砂滤池、13-活性炭过滤装置、14-消毒装置、15-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海明,未经刘海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45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体化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