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门外板原料板材及板材切割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5272.4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8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乔磊;张稳定;佘威;周昌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15/06 | 分类号: | B23D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原料 板材 切割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门外板原料板材及板材切割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钢材价格不断上涨,而汽车价格逐年下降,汽车行业整体面临降低成本的压力。在汽车成本中,冲压件占的比重最大。据统计,冲压生产成本占整车生产成本的39%,而在冲压生产成本构成中,钢板材料成本又占91%,所以降低冲压生产成本,提升材料利用率,就成为了汽车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
目前,所有汽车厂商都大量采用高强度薄钢板,通过降低钢板厚度来降低成本,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可减薄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外板原料板材及板材切割设备,以降低车辆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外板原料板材,具有多个板材本体,在所述板材本体上料方向上,每个所述板材本体相对的两侧边上形成有波浪形的截止边,并且所述截止边为圆滑边;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板材本体的所述截止边相互匹配;所述波浪形的截止边上波峰的数量和所述波浪形的截止边上波谷的数量之和大于20个。
如上所述的车门外板原料板材,其中,做所述波浪形的截止边的正投影,所述正投影呈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
如上所述的车门外板原料板材,其中,做所述波浪形的截止边的正投影,所述波峰处的正投影线为半圆形曲线,所述波谷处的正投影线为半圆形曲线。
如上所述的车门外板原料板材,其中,所述波峰处的正投影线与所述波谷处的正投影线半径相同。
如上所述的车门外板原料板材,其中,所述波峰处的正投影线的半径为10mm-20mm;
所述波谷处的正投影线的半径为10mm-20mm。
本实用新型的板材切割设备,所述切割设备的刀具为波浪形刀具,并且所述波浪形刀具的波浪面为圆滑面。
如上所述的板材切割设备,其中,所述波浪形刀具上波峰的数量和所述波浪形刀具上波谷的数量之和大于20个。
如上所述的板材切割设备,其中,做所述波浪形刀具的正投影,所述正投影呈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
如上所述的板材切割设备,其中,做所述波浪形刀具的正投影,刀具波峰处的正投影线为半圆形曲线,刀具波谷处的正投影线为半圆形曲线。
如上所述的板材切割设备,其中,所述波峰处的正投影线与所述波谷处的正投影线半径相同,所述半径为10mm-20mm。
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外板原料板材具有圆滑的波浪形截止边,在拉延工艺时减少了边缘卡接部分的浪费,并且,相邻的板材本体能够互相匹配,即二者可以相互啮合,减少了搭边的浪费。同时圆滑边能够避免相邻板材本体相互剐蹭,同时避免由尖锐的边缘造成的弯折浪费。进一步,板材切割设备能够实现原料板材的上述结构成型,从而实现车辆制备的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车门外板原料板材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截止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门外板原料板材,具有多个板材本体,在板材本体上料方向上,每个板材本体相对的两侧边上形成有波浪形的截止边1,并且截止边1为圆滑边;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板材本体的所述截止边1相互匹配;波浪形的截止边1上波峰的数量和波浪形的截止边1上波谷的数量之和大于20个。
下面说明截止边1可选的两种形状。
第一种,做所述波浪形的截止边1的正投影,所述正投影呈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
第二种,做所述波浪形的截止边1的正投影,所述波峰处的正投影线为半圆形曲线,所述波谷处的正投影线为半圆形曲线。
在第二中形状中,优选的,波峰处的正投影线与所述波谷处的正投影线半径相同。例如可以为波峰处的正投影线的半径R1为10mm-20mm;波谷处的正投影线的半径R2为10mm-20mm。优选的,上述R1=10mm、15mm或20mm;R2=10mm、15mm或20mm。
采用半圆形曲线,从模具刀口研合、拉延时料片进料速度稳定性来说都有一定的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52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标示设备
- 下一篇:一种低耗型板材切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