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学模型体积演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5497.X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9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永光 |
主分类号: | G09B23/04 | 分类号: | G09B2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潍坊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学模型 体积 演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数学教学教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数学模型体积演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喜欢在授课过程中使用教具,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各种数学形状,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常用几何形状进行详细介绍,其中涉及到各常见形状体积公式。由于只对公式概念的讲解过于抽象,尤其像圆锥体积为其同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三分之间这类公式的推理更是颇为难懂。即使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下公式,也不知其所以然,更难以验证公式的有效性。在现有教学中,不少老师自己制作了相应的仪器用于演示常用几何形状的特性,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尝尝存在如下问题:
结构繁琐,集成度低,携带不便:上课之前,教师需要将演示仪器搬到教师内,下课后带走,但一般演示仪器由多个拆分的结构组成,如:沙漏、模型、沙子等,不方便携带,且制作演示过程复杂,课后还需话费大量时间清理,使用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目前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结合现有技术,从实际应用出发,提供一种数学模型体积演示装置,本装置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使用省时省力,能够对常用数学形状体积进行直观的演示,可大大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数学模型体积演示装置,包括透明的箱体,所述箱体顶部设置可打开的封盖,所述箱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上安装有两个并列设置的溢流盘,每个溢流盘内放置有一个盛水筒,所述下支撑板上设置有两个与溢流盘对应的指示筒,指示筒上设有刻度,在溢流盘底部通过溢流管和指示筒相通,下支撑板下方设置有水箱,指示筒底部设置有与水箱相通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出水阀门,所述箱体一侧设置有与水箱相连通的手动压水器,手动压水器连接设置在箱体内的供水管路,供水管路用于为两个盛水筒供水,在供水管路上设置有相应的供水阀门;所述封盖上设置有摇动升降装置,所述摇动升降装置上可安装两个与盛水筒位置对应的数学模型,摇动升降装置可带动两个数学模型上下升降。
所述摇动升降装置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端部设置有手柄,转动轴两端通过固定在封盖上的两个支撑座支撑,其中一个支撑座上设置有锁定转动轴的销钉,转动轴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绳轮,绳轮上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穿过封盖连接对应的数学模型。
所述水箱上远离手动压水器的一侧设置有放水阀门。
所述出水阀门和供水阀门的操作手柄设置在箱体外侧。
所述箱体背侧还设置有模型储物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所有结构集成到一个透明的箱体上,教师使用时只需携带该箱体即可,使用前无需进行繁琐的调试安装等作业,使用后也无需单独的清理等,使用省时省力,可大大方便教师的授课效率。
2、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通过读取指示筒上的刻度值可对数学形状体积公式进行验证,通过读取两个指示筒上的刻度值,可对圆锥体及、圆柱体积关系进行演示证明,能够使学生更快更直观的对初中数学几何形状进行学习。
3、本实用新型采用水作为介质,并通过手动压水器使水在盛水筒、溢流盘、指示筒和水箱之间循环使用,无需复杂的操作,使用方便,且整个装置无需借助电源等,只靠简单的手动操作即可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手动压水器;2、箱体;3、下支撑板;4、上支撑板;5、供水管路;6、按压手柄;7、封盖;8、支撑座;9、数学模型;10、绳轮;11、转动轴;12、拉绳;13、手柄;14、供水阀门;15、盛水筒;16、溢流盘;17、溢流管;18、指示筒;19、出水阀门;20、出水管;21、水箱;22、放水阀门;23、模型储物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永光,未经李永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54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