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热式低阶粉煤连续干馏炉的炭化室炉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6193.5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2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达;刘承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4 | 分类号: | C10B53/04;C10B1/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热式 低阶 粉煤 连续 干馏 炭化 炉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阶煤中低温干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热式低阶粉煤连续干馏炉的炭化室炉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低阶煤中低温干馏技术拥有广阔的市场应用空间,外热式低阶粉煤连续干馏工艺在中低温干馏领域具有巨大优势;炭化室炉顶结构需要配合工艺生产需要进行设计,满足原料煤装入、荒煤气收集及导出、密封等基本要求;在荒煤气导出过程中,荒煤气中大量水蒸气、焦油和灰尘由于温度降低会冷凝,堵塞气体通道,目前该难题尚无成熟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热式低阶粉煤连续干馏炉的炭化室炉顶结构,采用炉顶盖板与炭化室炉顶配合安装,并在其上布置工艺孔的方式,在满足炭化室顶部操作工艺条件要求的同时,可保证荒煤气导出速度及温度,避免水蒸气、焦油、灰尘冷凝堵塞炉顶煤气通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外热式低阶粉煤连续干馏炉的炭化室炉顶结构,包括安装在炭化室炉顶的炉顶盖板,以及设置在炉顶盖板上的下料口、集气伞支座、上升管底座和砖煤气道清扫孔;所述集气伞支座设在炉顶盖板中部,底部伸入炭化室内连接集气伞;集气伞支座两侧分别设有下料口,下料口的底部也伸入炭化室内;炭化室内下料口底沿下方两侧沿炭化室长向分别设砖煤气道,砖煤气道顶部通过炭化室炉顶空间连通上升管,上升管安装在上升管底座上;砖煤气道上方的炉顶盖板上对应设有砖煤气道清扫孔。
所述炉顶盖板、下料口、集气伞支座、上升管底座和砖煤气道清扫孔均由耐热钢制成,整体铸造或焊接成型。
所述炉顶盖板的上表面与炭化室炉顶上表面平齐。
所述上升管底座设于下料口与砖煤气道清扫孔之间,并与砖煤气道错开布置。
所述下料口的横断面形状为方形或圆形。
所述炉顶盖板上还设有检修孔。
所述炭化室炉顶空间内炭化室两边的侧墙具有内凹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炉顶盖板与炭化室炉顶配合安装,并在其上布置工艺孔的方式,满足炭化室顶部操作工艺条件要求的同时;
2)配合炭化室内砖煤气道和集气伞,迅速将荒煤气导出炭化室;保证炉顶空间的温度在300℃以上,确保水蒸气和焦油不会从荒煤气中析出堵塞炭化室炉顶的煤气通道;
3)炉顶盖板上设集气伞支座和上升管底座,集气伞及上升管安装、检修方便;
4)上升管底座与砖煤气道错开布置,避免上升管内的粉尘掉落堵塞砖煤气道;
5)沿炭化室长度方向通常采用2点或多点布料,本实用新型在炭化室的一个布料点采用2个下料口,可使炭化室内布料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外热式低阶粉煤连续干馏炉的炭化室炉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视图。
图3是图2中的B-B视图。
图中:1.炭化室 2.炉顶盖板 3.集气伞支座 4.下料口 5.上升管底座 6.砖煤气道清扫孔 7.砖煤气道 8.检修孔 9.炉顶空间 10.集气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外热式低阶粉煤连续干馏炉的炭化室炉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炭化室1炉顶的炉顶盖板2,以及设置在炉顶盖板2上的下料口4、集气伞支座3、上升管底座5和砖煤气道清扫孔6;所述集气伞支座3设在炉顶盖板2中部,底部伸入炭化室1内连接集气伞10;集气伞支座3两侧分别设有下料口4,下料口4的底部也伸入炭化室1内;炭化室1内下料口4底沿下方两侧沿炭化室1长向分别设砖煤气道7,砖煤气道7顶部通过炭化室炉顶空间9连通上升管,上升管安装在上升管底座5上;砖煤气道7上方的炉顶盖板2上对应设有砖煤气道清扫孔6。
所述炉顶盖板2、下料口4、集气伞支座3、上升管底座5和砖煤气道清扫孔6均由耐热钢制成,整体铸造或焊接成型。
所述炉顶盖板2的上表面与炭化室1炉顶上表面平齐。
所述上升管底座5设于下料口4与砖煤气道清扫孔6之间,并与砖煤气道7错开布置。
所述下料口4的横断面形状为方形或圆形。
所述炉顶盖板2上还设有检修孔8。
所述炭化室炉顶空间9内炭化室1两边的侧墙具有内凹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61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