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式细胞检测的硬件架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7872.4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6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川;袁竞;罗兰英;张玺;陈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雷纳(中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14 | 分类号: | G01N15/1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徐静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胞 检测 硬件 架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的领域,特别是一种流式细胞仪的硬件架构。
背景技术
当前的流式细胞检测仪硬件设计主要为在底层使用处理器计算流式细胞仪所需要的各种特征参数,因为数据量较大,对处理器要求较高,使得硬件成本增加。同时,因为传到PC端的是处理后的信号数据,不利于软件优化和定制处理,灵活性低。
流式细胞检测仪供电系统都是统一供电方法,这样的供电方式浪费电量,不利于节省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流式细胞检测仪。利用PC机显示控制系统资源将数据转换传递系统上传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减少硬件成本,最大程度的利用资源。同时,因为PC机显示控制系统资源丰富,可以进行原始数据的存储,可以进行定制化的处理。进一步的,供电系统根据实际操作中用途来开启供电,并且在配合数据转换上传系统接收的控制命令控制光学系统、液流系统、传感器系统分别进行工作,便于集中管理。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流式细胞仪的硬件架构,包括光学系统、液流系统、传感器系统、数据转换上传系统、PC机显示控制系统以及电源系统,电源系统给光学系统、液流系统、传感器系统、数据转换上传系统分别供电;所述数据转换上传系统接收PC机显示控制系统的控制命令,发送控制命令给光学系统、液流系统、传感器系统;数据转换上传系统将传感器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模拟数据转换并打包后上传,所述PC机显示控制系统数据转换上传系统的数据进行信号处理并进行显示控制;其中所述光学系统对液流系统中荧光染料标记的感兴趣的细胞进行激光照射,激发得到所标记的荧光信号与散射光信号,并通过传感器系统对荧光信号和散射光信号进行数据探测。
进一步的,一种流式细胞仪的硬件架构还包括气泡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检测模块检测液流系统的流动室是否有气泡通过,监测结果反馈给数据转换上传系统进行除气泡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供电给数据转换和上传系统供电是当系统开始工作时,才对该部分供电;对光学系统、传感器系统及液流系统供电是根据各个系统是否工作来确定上电时间。
进一步的,一种流式细胞仪的硬件架构还包括气泡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PC机显示控制系统与数据转换上传系统之间通过以太网连接,用TCP/IP协议方式传输。
进一步的,一种流式细胞仪的硬件架构还包括称重系统,用于对鞘液瓶、废液瓶进行称重,获取容量信息,并通过PC机显示控制系统进行显示。有益效果是称重系统获得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转换上传系统后,发送给PC机显示控制系统进行数据监测,用以反馈给使用者提示是否需要对鞘液或者废液瓶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转换上传系统是包括ADC模块的处理器。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系统包括光电转换传感器,用光敏器件接收液流系统产生的荧光信号和散射光信号,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实现了对基于流式细胞术的信号的检测和控制,可将原始数据完全发送至上位机(PC机显示控制系统)进行处理,不需在下位机(数据转换上传系统)进行复杂操作,简化硬件成本和工艺,使上位机处理更为灵活。
2、通过设计称重系统对鞘液瓶、废液瓶进行重量检测,反馈给使用者是否需要更换鞘液或处理废液。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框图。
图中标记:
100-PC机显示控制系统 200-数据转换上传系统
300-光学系统 400-液流系统 500-传感器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包括:
1)PC机显示控制系统100用于发送控制命令和处理所有的传感器系统中传感器采集的信号,所采集的信号通过直方图和散点图的方式展示给使用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雷纳(中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赛雷纳(中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78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