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力后仰颈椎牵引头枕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8279.1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70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徐顺根;叶水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源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1 | 代理人: | 张宇娟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仰 颈椎 牵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力后仰颈椎牵引头枕。
背景技术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患病率高且很难治愈。随着科技进步,智能手机电脑越来越普遍普遍,颈椎病的患病人群随之年轻化,15岁的儿童也会得颈椎病。
颈椎病一般是由于颈间盘退行性病变,生理自然弧度曲线变形,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综合症,分为神经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等,临床表现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痛,手臂麻木,肌肉萎缩甚至四肢瘫痪,可发生于任何年龄,40岁中老年以上为多发人群。
目前治疗颈椎病尚无有效治疗痊愈的方法,一般预防和治疗方法为保持良好坐睡姿,使用合适高度的头枕,牵引治疗等。现有的头枕对颈椎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不明显,有的还会加重颈椎病的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力后仰颈椎牵引头枕,能够恢复颈椎自然的弧度曲线,在人体躺着时进行颈椎的养护和治疗,从而有效的防治颈椎病。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力后仰颈椎牵引头枕,所述头枕的顶面呈流线凹凸型,具有凸起的前部和后部,以及下凹的中间部,其中,所述前部的高度大于后部的高度,所述头枕的枕芯于背面对应于所述中间部的中心处设有内凹的凹陷部。
优选的,所述前部的高度不超高15cm。
进一步的,所述枕芯的内部设有对应于所述前部的支撑棒,所述支撑棒的轴线对应于所述前部的最高点;或者位于前部的最高点和前部与中间部的交界处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棒设置为整根或者从中间剖开且凸面朝上的半根。
进一步的,所述枕芯由天然橡胶制成,所述支撑棒由弹力优于枕芯材料的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枕芯上设有贯穿于顶面和底面之间或者至少设于顶面上的非贯穿的通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头枕的中间位置沿短轴方向设有夹持区域,所述夹持区域的高度低于两侧部分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微力后仰颈椎牵引头枕,其顶面呈流线凹凸型,两边凸起,中央略凹,采用天然橡胶制成,弹性适中,承托力适中,使用者枕在枕头上时,头部保持略后仰,枕头与肩同高,承托高度合理,从而合理地扭曲颈椎本身的生理弧曲度,使之保持或恢复健康状态。进一步的,头枕的枕芯背面设置了凹陷部,使人的头部躺在头枕上时颈椎能够弯曲到更自然的角度,并且是在头枕弹力的作用下自然下陷,避免了由于中间部凹太深而引起的不适。同时,颈椎内部进一步设置了支撑棒,且支撑棒材料的弹性大于枕芯材料的弹性,使头枕前部对颈椎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强化了矫正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微力后仰颈椎牵引头枕,使用时能够恢复颈椎自然的弧度曲线,矫正颈椎退行性病变,对颈椎病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长期使用后,可有效矫正预防治疗颈椎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力后仰颈椎牵引头枕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枕芯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枕芯的背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枕芯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枕芯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力后仰颈椎牵引头枕,由枕芯和套在枕芯上的面套组成。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枕芯也可单独使用,其面套起到保护和装饰效果,并非必要的组成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源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源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82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改进的鞋面鞋底压合装置
- 下一篇:数显伸缩证件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