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PLC防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8412.3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2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美达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6 | 分类号: | H05K5/06 |
代理公司: | 惠州创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82 | 代理人: | 韩淑英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plc 防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LC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PLC防水装置。
背景技术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其内部可存储程序,可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可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但PLC在户外,比如潮湿的环境使用时,水分容易进入PLC设备中,从而影响PLC的稳定性及使用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方便生产、良好防水效果的新型PLC防水装置。
一种新型PLC防水装置,包括具有上外壳和与上外壳连接的下外壳,上外壳的前端面设置有多个接口,上外壳的侧端面设置有用于引线的通孔,其特征在于,上外壳的前端面向外侧垂直延伸而出一环形墙的框体,一防水盖体扣合在所述框体上且密封所述框体围绕的空间,所述多个接口位于所述框体围绕的空间内;一防水圈装配至上外壳和下外壳之间;一与所述通孔匹配的防水塞装配至通孔上。
优选的,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粘结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装配形成的空心壳体内安装有多个指示灯和一端与所述多个指示灯一一对应设置的多根导光柱;所述上外壳上与所述多根导光柱另一端一一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导光孔。
优选的,所述导光柱另一端粘结至对应的导光孔内壁,从而密封所述导光孔。
优选的,所述导光柱为透光塑胶材料制成。
上述新型PLC防水装置,可有效防止水分进入壳体内,保护壳体内部电子元件,导光柱与上外壳通过超声波熔接技术密封粘接,生产操作简单,且方便人们观察指示灯的工作情况,并起到良好的防水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新型PLC防水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标号说明:上外壳1、下外壳2、接口3、通孔4、框体5、防水盖体6、防水圈7、防水塞8、导光柱9、导光孔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该新型PLC防水装置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包括具有上外壳1和与上外壳1连接的下外壳2,上外壳1的前端面设置有多个接口3,上外壳1的侧端面设置有用于引线的通孔4。为保证PLC的防水性能,一防水圈7装配至上外壳1和下外壳2之间,防水圈7的形状和上外壳1与下外壳2的连接部位形状相同,防水圈7贴合至上外壳1和下外壳2,防止水分从上外壳1和下外壳2的连接处侵入壳体内。
上外壳1和下外壳2防水的方式还可为:在上外壳1和下外壳2中任选其一作为打胶面或放防水圈通过打胶装配工艺将上外壳1和下外壳2密封粘接,起到防水的作用。
上外壳1的前端面向外侧垂直延伸而出一环形墙作为框体5,环绕多个接口3,在对应多个接口3的位置上设置有扣合框体5的防水盖体6,防止水分从接口3侵入壳体内。
此外,连接PLC与外部的导电线上设置有与上外壳1的通孔4的相匹配的防水塞8,该防水塞8既允许导线通过,又防止水分通过通孔4侵入壳体内。防水塞8为橡胶、PVC或硅胶等材料制成。
优选的,上外壳1和下外壳2采用塑胶材料制成,容易加工成型,坚固防水,通孔4为软胶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上外壳1和下外壳2装配形成的空心壳体内安装有与接口3连接的PLC设备、连接PLC设备的多个指示灯(图未示出)、一端与多个指示灯一一对应设置的多根导光柱9、上外壳1上与多根导光柱9另一端一一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导光孔10。导光柱9为透光塑胶材料制成。指示灯点亮时,灯光通过导光柱9引导至导光孔10,再射出壳体外,便于人们通过观察指示灯的亮灭情况了解该PLC的工作情况。
导光柱9通过超声波熔接技术与导光孔10内壁密封粘接,从而密封导光孔10,既可以将指示灯的灯光导通至壳体外,还起到防止水分从导光孔进入上外壳1内的作用。
上述新型PLC防水装置,其装配顺序为,导光柱9与导光孔10通过超声波熔接技术密封粘接,防水塞8塞住通孔4,防水圈7装配至上外壳1和下外壳2之间,或者通过打胶工艺将上外壳1和下外壳2密封粘接。防水塞8塞住通孔4时,其下端作为上外壳1的一部分,该部分是软胶配合硬胶达到密封连接进行防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美达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美达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84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屏体与柔性线路板的封胶结构
- 下一篇:电路模块及电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