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音乐筒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8449.6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2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庄佳卿;严振琦;曾茂进;张润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2 | 分类号: | F21S8/02;F21V33/00;H04R1/2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999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音乐 筒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乐筒灯。
背景技术
传统的筒灯通常包括灯壳、光源板、控制电路板以及透光罩,光源板和控制电路板收容在灯壳当中,透光罩盖住灯壳。音乐筒灯则是在传统筒灯的基础上,增加用于播放音乐的扬声器,扬声器设置在灯壳当中并位于光源板背部以免影响光源板的发光效果。为了使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能够更好地传播到筒灯外部,透光罩上会设置出音孔。
现有的音乐筒灯,虽然在透光罩上设置了出音孔,但是,筒灯内部并没有专门用来传播声音的声道设计,导致音乐筒灯的音量较小、音质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音质好的音乐筒灯。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音乐筒灯,包括灯壳、后盖、控制电路板、光源板、扬声器和透光罩,该灯壳上下两端具有开口,该后盖底端开口并盖住该灯壳上端开口固定在该灯壳上端,该控制电路板设置在该后盖当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住该灯壳下端开口的前盖和连接在该灯壳内部的导音罩,该导音罩上端小下端大且两端具有开口,该扬声器连接在该导音罩的顶部并盖住该导音罩的小端开口,该导音罩的大端开口抵靠在该灯壳的内壁上,该前盖包括向上凹陷到该灯壳当中的锥形状杯体,该光源板和该透光罩设置在该杯体当中,该透光罩盖住该光源板,该导音罩、该灯壳、该前盖围成声道,该前盖上设有连通该声道和外界的出音孔。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导音罩的大端开口抵靠在灯壳的内壁上,锥形状杯体向上凹陷到该灯壳当中,该导音罩、该灯壳、该前盖大体围成一个锥形结构的声道,该声道能够直接将声音传递到前盖位置,保证了筒灯有较大的音量,同时,该声道能够优化扬声器的出音效果,提升音质。此外采用导音罩、杯体及该前盖配合形成声道,技术人员可更灵活的根据需要来设计该声道的形状以达到最理想的音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音乐筒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绘示了本实用新型音乐筒灯的另一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绘示了本实用新型音乐筒灯的组装示意图。
图4绘示了本实用新型音乐筒灯的另一组装示意图。
图5绘示了本实用新型音乐筒灯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音乐筒灯,包括灯壳10、后盖20、控制电路板30、光源板40、扬声器50、透光罩60、前盖70和导音罩80。
该灯壳10沿轴线方向的上下两端具有开口,该灯壳10的上端开口小于下端开口形成喇叭状壳体结构,该后盖20底端开口并盖住该灯壳10上端开口固定在该灯壳10上端,。该控制电路板30设置在该后盖20当中。该后盖20的外壁对称延伸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将该音乐筒灯固定到天花板上的弹簧。
该前盖70盖住该灯壳10下端开口并与该灯壳10固定连接,该前盖70包括向上凹陷到该灯壳10当中的杯体72,该前盖70的杯体72与该灯壳10间形成空腔。该前盖70还包括围绕在该杯体72开口四周的面环74,该面环74沿侧向延伸到该灯壳10之外。该光源板40和该透光罩60设置在该杯体72当中,该透光罩60盖住该光源板40。
该导音罩80连接在该灯壳10内部。该导音罩80上端小下端大且两端具有开口,该扬声器50连接在该导音罩80的顶部并盖住该导音罩80的小端开口,该导音罩80的大端开口抵靠在该灯壳10的内壁上。该导音罩80置于该前盖70的杯体72与该灯壳10、后盖20形成的空腔内。该导音罩80的上端开口小于下端开口形成喇叭状壳体结构,该导音罩80喇叭状壳体结构沿轴线方向的扩宽或缩小速度大于该灯壳10。
该导音罩80、该灯壳10、该前盖70围成声道90,该前盖70上设有连通该声道90和外界的出音孔76,其中,沿该前盖70圆周开设形成有一圈出音孔76。该扬声器50位于该声道90的一端,该出音孔76位于该声道90的另一端,该扬声器50产生的声音可沿着该声道90大体上直线传播到筒灯外部,音量更大,音质更好。采用导音罩80、杯体72及该前盖70配合形成声道90,技术人员可更灵活的根据需要来设计该声道90的形状以达到最理想的音效,而不被限制于该灯壳10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84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脚式背光固定结构
- 下一篇:双模组化筒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