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升降横移立体车库的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8840.6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3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周虎;陈延伟;王彦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天新能源车辆技术有限公司;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12 | 分类号: | E04H6/12;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贾磊,汤在彦 |
地址: | 10008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升降 立体车库 充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尤其涉及新能源汽车立体充电设施,具体来说就是一种用于升降横移立体车库的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车辆迅速增长,从而导致城市停车越来越困难,为了解决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应运而生的立体停车设施日益彰显出不可替代的优势。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以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新能源汽车需要在停车处充电,即采用一边停车一边充电的模式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效率,但现立体车库通常无法给新能源汽车充电,这样就严重限制了立体停车设备的使用范围,没有立体停车设备的通用性。
为此,人们尝试对升降横移立体车库进而改造,在载车板上增加交流充电接口,实现升降横移立体车库交流充电。但是交流充电不是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发展方向,交流充电时,新能源汽车必须配备车载充电机,否则无法充电。如果新能源汽车配备车载充电机,不但增加成本、车重及能耗,而且还会增加车辆出现故障的概率。
此外,人们还尝试对塔库进行改造,在塔库的载车板上增加直流充电接口,实现塔库直流充电。然而,塔库成本较高;塔库载车板的直流电源需与塔库主要结构的直流电源对接,直流电源对接接口可靠性不高,一旦接口出现对接故障,维修非常困难。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成本低、维修方便、可靠性高的立体车库充电装置,提高立体停车设备的通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升降横移立体车库的充电系统,解决了现有立体车库充电装置成本高昂、维修困难、可靠性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升降横移立体车库的充电系统,包括:多个载车板,分布在升降横移立体车库的不同层,用于承载汽车;充电设备,设置在地面上;多个固定件,与第二层及以上的载车板分别对应设置;多个第一充电电缆,一端连接所述充电设备,另一端分别经过一个所述固定件连接该固定件对应设置的载车板;多个第二充电电缆,用于连接所述充电设备和第一层载车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该充电系统还包括:绝缘保护层,包裹在所述第一充电电缆外,用于保护所述第一充电电缆被第二层及以上的载车板拉拽时不被所述固定件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该充电系统还包括:钢丝,缠绕在所述第二充电电缆外,用于保护所述第二充电电缆被第一层载车板左右拖拉时不被地面磨损。
其中,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充电电缆,从而使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充电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充电电缆静止不动。
其中,所述固定件为定滑轮,所述第一充电电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充电设备上,所述第一充电电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定滑轮固定在第二层及以上的载车板上。
其中,所述固定件具有通孔,所述第一充电电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充电设备上,所述第一充电电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固定在第二层及以上的载车板上。
其中,所述第一充电电缆的长度L1大于所述固定件的高度H的2倍。
其中,所述充电设备为直流充电设备;所述第一充电电缆和所述第二充电电缆为直流充电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该充电系统还包括:连接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充电电缆和所述第二充电电缆固定到载车板上,从而使所述载车板到所述充电设备之间的充电电缆长度保持不变。
其中,所述固定件设置的高度H高于对应载车板的最大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可知,用于升降横移立体车库的充电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对升降横移立体车库进行升级改造,在载车板上增加直流充电接口,实现升降横移立体车库直流充电,充电设备固定在地面,利用直流充电电缆连接充电设备与载车板。第二层及以上载车板的连接具体为:直流充电电缆从充电设备先接入高点处的定滑轮,再经过定滑轮连接至载车板,直流充电电缆的长度保证载车板可以达到最低位置(即地面位置)。第一层载车板的连接具体为:直流充电电缆从充电设备直接连接载车板,直流充电电缆留有富余长度,直流充电电缆的长度保证载车板左右移动时可以达到最远位置,并在直流充电电缆外面缠绕钢丝,从而防止由于直流充电电缆被长期拖拉磨损,而漏电,安全可靠。新能源汽车不用配备车载充电机,降低了用户支出成本,降低了车辆出现故障的概率,而且便于维修。
应了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及阐释性的,其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主张的范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天新能源车辆技术有限公司;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普天新能源车辆技术有限公司;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88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约化城市地面停车系统
- 下一篇:一种跨越式停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