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引线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1302.2 | 申请日: | 2017-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1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秭涵;彭柏睿;张川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秭涵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引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引线套,具体说涉及一种方便简洁美观的电池引线套。
背景技术
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的电池,正负极光滑没有接口,不易连接导线。人们用电池做实验或DIY制作的时候,使用的是电池盒。通过电池盒中导电片引脚,外部导线能连接到电池的两极。但现有的电池盒体积大,占地方,设计不简洁,外形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简洁美观的电池引线套。
一种电池引线套,它由套头、导电片、连接套组成。
所述套头由绝缘材料制成;套头为内空的圆柱形结构,一端有底,另一端开口;套头内直径与电池直径对应,使套头刚好能紧密地套在电池端口上;套头两个一组,分别套在电池的正极端和负极端;两个套头的颜色不同,分别标有“+”和“一”符号,分别标有“正”和“负”文字,便于区分电池正负极。
所述导电片由导电材料制成;导电片位于套头内底部;导电片引脚穿过套头延伸到套头外部,便于外部导线的连接。
所述连接套为内空的圆柱形结构,两端开口;连接套内直径与电池直径对应,使连接套刚好能紧密地把两节串联的电池套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用电池做实验或DIY制作时,把一组套头分别套在电池两极端口上。导电片与电池极紧密接触,外部导线通过导电片引脚连接到电池的两极。通过套头的颜色或标注的文字、符号,使用者可分清电池的正负极。通过连接套可将两个或多个电池串联起来,增加电压。这种电池引线套比传统的电池盒更简洁、更美观、更方便、更节约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套头与导电片组合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套头与导电片组合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套头与导电片组合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套头与导电片组合的使用效果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套的外观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套的使用效果图。
其中,1-导电片引脚,2-套头,3-导电片,4-电池,5-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方便简洁美观的电池引线套,如图1图2图3所示,套头2由绝缘材料制成;套头2为内空的圆柱形结构,一端有底,另一端开口;套头2内直径与图4中电池4直径对应,使套头2刚好能紧密地套在电池4端口上;套头2两个为一组,使用时,如图4所示,分别将套头2套在电池4的正极端和负极端;两个套头2的颜色不同,分别标有“+”和“一”符号,分别标有“正”和“负”文字,便于使用者区分电池4的正负极。
导电片3由导电材料制成,位于套头2内底部;导电片引脚1穿过套头2延伸到套头2外部,便于外部导线的连接。
如图5所示,连接套5为内空的圆柱形结构,两端开口;如图6所示,连接套5内直径与电池4直径对应,使连接套5刚好能紧密地把两节串联的电池4套在一起。
使用时,把套头2套在电池4的两极端口上;导电片3与电池4的电极紧密接触,外部导线通过导电片引脚1连接到电池4的两极;根据需要,连接套5可将两个或多个电池4串联起来,以增强电压。这种电池引线套比传统的电池盒更简洁、更美观、更方便、更节约材料,特别适合做实验或DIY制作时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改进,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秭涵,未经张秭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13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