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漏电保护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1677.9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1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亘;郑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能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13;H01R1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万秀娟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电 保护 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头,具体涉及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生产设施设备和家用电器的日趋普及,人们与电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用电设备发生故障导致人员触电伤亡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漏电保护器作为一项有效的电气安全技术装置已经被广泛使用,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漏电保护器原理,为了使用户得到更好地保护,现在很多产品都配置了漏电保护插头,当与漏电保护插头连接的电器设备发生漏电时,漏电保护插头能在几十毫秒之内自动切断电源,使用户免受触电的危害,保护用户的生命安全。漏电保护插头一般安装在一些在潮湿环境中使用的电器上,在特别潮湿的地方(如游泳池、淋浴房、厨房、卫生间等),因人体表皮电阻降低,触电死亡的危险大大增加。但现有的漏电保护插头只通过壳体来防水、防潮,对插头自身的保护不足,水汽进入插头可能会损坏插头,导致插头断电后不能复位或者插头不能起到漏电保护的作用,影响插头的正常使用。且现有的漏电保护的插头还存在体积大、分断能力弱、性能不稳定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灵敏性、高可靠性、高分断能力、体积小的漏电保护插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漏电保护插头,包括壳体、插脚组、漏电保护模块、线缆,所述的壳体包括底座、上盖,底座与上盖之间构成有一个容置腔,所述的插脚组、漏电保护模块分别设置在容置腔内,所述的插脚组设置在底座的下端面上,插脚组包括一个接地插脚和两个电源插脚,所述的漏电保护模块包括机构座、设置在机构座上的线路板、设置在线路板上的检测按钮、复位按钮、漏电磁环、电磁线圈、分别设置两个电源插脚上的两个静触头、对应两个静触头处连接在线路板上的两个动簧片、分别设置在两个动簧片与机构座之间的两个弹簧、抵触在两个动簧片的下端面上的触头架,所述的漏电磁环和电磁线圈连接在线路板上,所述的电磁线圈内设置有铁芯,且电磁线圈内设置有与铁芯相配合的压簧,铁芯上活动连接有锁片,锁片的锁紧端上设置有锁孔,所述的复位按钮的下端上设置有与锁孔相配合的锁槽,且复位按钮的下端依次穿过复位弹簧、线路板、机构架且活动设置在触头架内,锁片的锁紧端设置在触头架上的锁片孔内,所述的复位按钮的下端设置在锁孔内,且锁孔与锁槽相卡接,线缆的两个电源导线穿过漏电磁环且分别与两个动簧片电连接,所述的接地插脚上设置有一个铜片,线缆的接地导线连接的铜片上。
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为:该漏电保护插头上设置有漏电保护模块,当发生漏电故障或人身触电时,线路板接收到漏电信号,漏电保护模块上的电磁线圈产生感应磁场,推动铁芯动作,从而铁芯带动锁片动作,锁片失去复位按钮的限制,触头架与动簧片向下动作,动簧片与静触头快速断开,实现该漏电保护插头的漏电保护功能,且动簧片上设置有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可加速动簧片的分闸动作,提高了漏电保护插头的分断能力,且该漏电保护插头还具有结构简单、高灵敏性、高可靠性的功能。
特别地,所述的弹性元件为弹簧,该弹簧的上端设置在机构架上的定位孔内,弹簧的下端抵触在动簧片的上端面上。在动簧片上设置有弹簧,在发生漏电时,弹簧可加速动簧片的分闸动作,提高了该漏电保护器的灵敏度和分断能力。
特别地,所述的上盖上对应复位按钮、检测按钮处分别设置有复位按钮孔、检测按钮孔,复位按钮、检测按钮的上端上分别包裹有复位橡胶套、检测橡胶套,所述的复位橡胶套、检测橡胶套分别紧密设置在复位按钮孔、检测按钮孔内。通过在复位按钮、检测按钮上分别包裹有复位橡胶套、检测橡胶套,大大减小复位按钮、检测按钮与上盖之间的缝隙,能起到防水的目的,提高了该漏电保护插头在潮湿环境下的使用寿命。
特别地,所述的壳体外包裹有透明胶壳。通过在壳体外包裹有用于起防水作用的透明胶壳,从而该漏电保护插头的外形更美观、且可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提高了该漏电保护插头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部结构图。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能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能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16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手机支架
- 下一篇:一种去螺纹化磁铁吸附的水杯